寒风乍起,秋意正浓,马车行在长江边上,远看千山落木,遥数万里风帆,最是长江秋景,教人遐想无限。一行人自从杭州出发以来,已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有道是舟车劳顿,一路之上众人皆困倦无比,然马车颠簸,又难以安睡。好在车已行至湖广四川交界之地,很快便要入川了。
四川布政使司,分设十府,地处大明西南隅,四面崇山峻岭环围,坐拥天险,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要地。几人若想入川,唯有两条道路。一是北上陕西,经汉中过蜀道入剑阁。然北路道险且长,唐人李白早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若从此道入川,必行山路数百里,崎岖难行,又有湍流绝壁,若行于此道,如有半点不慎,定当命丧于此。另一条路则是东路水道,自湖广过三峡,溯江而上,可水陆并进,直达重庆。此路虽近,却非康庄大道。若走三峡水道,因有多处险滩水流湍急,无论桨力风帆均不得逆流而上,唯有雇得纤夫拉船,方可缓缓溯水西行。而三峡绵延四百里,若雇纤夫,所需银两颇多,好在三人自有朝廷赏银,倒不缺这些钱财。
数日之后,马车行至夷陵,众人赶赴渡口,换了水路乘舟西行。出夷陵渡西上不远,可见两岸青山叠出,便知眼前即是巫峡了。小船溯江而上,直入峡区,左右四顾可见巫山奇峰怪石,峭壁屏列,嵯峨连绵。环山之上,又绕有烟云氤氲,仿佛人间仙境。入了巫峡口,便可明显感到水流加急,好在当下正处秋冬,水速较夏日缓了许多,而巫峡一段又是三峡之中最为安全一峡,所以需要拉纤行船的地方并不多。
小船绕过几处险滩,便靠在滩头边上。滩头上站着十余个纤夫,行船的桡夫子跳下船去,同他们将价钱谈好,便扯了纤绳开始走纤了。只见有纤头一人,领着拣碗一人,纤夫若干,齐声一呼,便将身上衣物统统褪去,扔至滩头,而后系上纤绳,赤身裸体走起纤来。王姑娘见此情景,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慌忙捂住眼睛,背身嗔骂:“你,你们好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耍什么流氓!”
杨坎早在茶馆打杂之时,接待川商也是不少,对拉纤之事略知一二,便向王姑娘解释道:“王姑娘有所不知,他们非是对你无礼,而是纤道水陆交错,须得时常下水走纤。若身披衣物,必要浸湿,贴在身上久了,寒风凛冽,冷如刀割,非但走起纤来不甚利索,还恐长年累月,要染上湿寒呢。”
王君兰听了,恍然大悟,便不再作声,而是背坐船尾,独自望着江水,神情恍惚。忽听得滩上纤夫行于纤道之中,齐声唱起了号子:
悬崖峭壁水直流,十人见了九人愁。
终日不见太阳面,只见猿猴甩石头。
……
舟行江中,日复一日,日月更替不知过了多少轮,终于进入了瞿塘峡中。出了瞿塘峡,便是夔州了。此峡仅有短短十几里,相较其余两峡,犹是短小了许多,却最为雄伟险峻。瞿塘峡的江水,虽不及西陵峡一般曲折惊险,但此地乃是峡谷入口之处,两岸绝壁沿江相对,乃是长江三峡之西大门,亦称为夔门。此峡水流深急,江面狭窄,波涛呼啸,悬崖高耸,故亦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唐人杜甫有诗云:“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说的便是此地了。
眼看便要出了瞿塘峡,走纤的众纤夫也是松了一口气。若是出了夔门,江水之势稍缓,便不需再拉纤了。就在众纤夫高唱号子准备庆祝之时,忽听得队末拣碗高声示警,原来有处纤绳卡在了石缝里,岩石尖锐嶙峋,几乎将其磨断。整个纤夫队伍急忙停止拉纤,回头补救。若是纤绳断掉,江中船只定如脱缰野马一般顺流而下,若是无人牵引,势必陷入险滩,船毁人亡。就在众纤夫回身之时,那纤绳突然绷断,好在早有拣碗提醒,众人齐齐拽住剩下的半截纤绳,将其栓在纤夫石上,才使小船未被激流卷走。
虽说众纤夫反应及时,但这纤绳忽断,小船免不了一阵剧烈震荡。坐在船尾的王君兰因背对滩头,毫无防备,只觉身下一阵颠簸,坐立不稳,尖叫一声跌入水里。上官仇见状,毫不犹豫跳下水去,意欲救人,却听那掌舵船工大喊:“莫要下水!三峡水急,若是救人不成,自己也要搭进去。”
杨坎心中对王姑娘虽在意得紧,然而临此情景,自己又不谙水性,自然不会赌命相救,见上官仇下水救人,猛然想到朝廷书信还在他手中,忙冲上官仇喊道:“信!信!”
上官仇闻言,奋力抽出一只手来,将随身包裹丢至船上,而后头也不回地向王姑娘游去。杨坎接过包裹,向上官仇大喊:“上官兄,若能脱险,我们夔州渡见。”说罢,便见水中二人身影,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待纤绳绑在栓船孔后,那拣碗随即扶着纤绳,游到船上,与船工一道扯了新绳,重新拉纤。虽说船上三人现已安然无恙,却个个心有余悸,又无不担心落水二人能否获救。重新走纤之后,一路倒还顺利,未过多久便出了夔门,自此便可以桨舵之力行舟,不必拉纤了。三人到了夔州渡,就地找了家旅店先行住下,静待同上官仇与王姑娘二人会合。
杨坎躺在床上,正要入睡,忽然想起上官仇的包裹在水中泡过,怕浸湿了书信,赶忙爬起身来去桌前查看。杨坎打开包裹,发现其中有些许银两细软,还有一枚冰花玉佩,雕有流云如意纹,做工甚是精美。夹在衣物之中,便是那封朝廷书信了。好在包裹落水时间不久,又被衣物环围,因此书信并未沾湿,杨坎也算放了心。
杨坎将信铺于灯下,见封缄上书曰:“四川岳池教授程济升启”,另有朱印一枚,及内阁大学士落款。杨坎活了二十余年,还是头回解除皇家物事,放于手中细细把玩,不禁对其中内容无比好奇。然而皇上钦笔书信,杨坎一介布衣若要私拆,恐怕要将牢底蹲穿,所以杨坎左思右想,要既能取出其中信件,又不破坏封缄,才是完美之法。
就在杨坎束手无策之时,忽听外面有人叫门,打开门来,原是郑峰。只见郑峰嘿嘿笑道:“杨兄,嘿嘿,本来王姑娘说要留我在她家做工,可她今天落入水中,说句不好听的,是凶多吉少啊。如果她回不来了,那你们也不能把我丢在这里吧,你说是不。我知道你们都是有钱的主,到时候能不能给我点闲钱,好让我能在此安家立业,嘿嘿。”
杨坎心想,若他们二人当真回不来,那上官兄的赏银自己少说也能分个数百两,至于给郑峰安家,最多只消几十两纹银,便一口答应下来。郑峰连声道谢,正欲回房,杨坎忽然想起了什么,叫住郑峰问道:“先别慌走,我有一事还想问你。当日我见你空空妙手,探囊取物,甚是厉害,敢问你可知晓有什么法门,可从封缄之下取出信件,又不伤其完整?”
郑峰眼珠一转,笑道:“我道你口口声声说是替朝廷办事,私下里也,嘿嘿,不可说,不可说,哈哈哈哈。”说罢,便走进屋内,拿起桌上信件,说道:“方法嘛,我还真有,不过我现在口渴的紧,张不开嘴来,不知杨兄可否帮我弄些酒喝?”
杨坎闻言大笑道:“好说好说。”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枚碎银,交到郑峰手上,说道:“有劳郑兄弟,请你喝茶自是应该。”
郑峰笑着将钱收下,嘴里应着:“多谢,多谢。”接着盘坐桌边,拿起信件放至灯前,盯其左右看了一会儿,说道:“此信没有封皮,乃是将信纸自背面折起两处,翻至上面盖住字迹,再贴上封缄。你看这信口,自有红漆提款,当然是碰不得的,所以想要偷拆,当从侧面下手。你看此信透过灯火,里面的字隐约可见,若是看到侧面折起之处没有字迹,便是可拆的。”
说罢,郑峰从身上摸出一把小刀,轻轻从书信侧边开了一个口子,说道:“我从这里将信拆开,可不破坏封口。待到重新封装之时,再用细线使其缝合,可教人只当那是折痕印记,若不仔细查验,必看不出有拆封之迹。”
杨坎看着郑峰细细将信拆开,心中不禁叹服其手艺超群。待其拆信完毕,杨坎迫不及待展开书信,尽阅其详。可令他未曾想到的是,书信之中既无朝廷圣意,也无军机要事,通篇全文仅是皇上在同程济教授探讨天象。杨坎又仔细读了几遍,也没从中发现什么密语暗号,不由大失所望,便叫郑峰将信重新封好。待郑峰取出毫针细线缝合完毕,便告辞回房了。杨坎手握书信,借着光照反复细看了几遍,只见针脚致密,与书信折痕融为一体,即便让人认真查看,也难现其端倪。
上官仇与王君兰落入水中,生死未卜,在夔州的三人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先行住下,第二天一早再差人去寻。且说上官仇这边,瞿塘峡江水湍急,险滩密布,纵是他水性尚佳,此番下水救人也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当日他下水之后,便奋力前游,冒死游至王君兰处,见王君兰伸手欲拉,急忙躲开。上官仇深谙,落水之人,万不得被其拉住,王姑娘出于求生本能,势必死死将他抓紧,如此不单救人不成,反倒自己也要陷入险境。因此,上官仇深吸一口气,避开王君兰的一双藕臂,潜下水去,绕至背后将她拖举起来,至此王姑娘便暂无性命之忧。
上官仇虽是暂助王君兰脱险,但二人身处江中,水流凶急,而上官仇又须托举一人,只能单手游水,无法转向,照此下去依然必死无疑。好在危急之中,上官仇看见一处暗礁,果断奋起一脚,借力欲往岸边游去。哪知江流难测,上官仇这一脚下去,虽是往着岸边去了,但平衡全失,整个身子急速打着旋儿向江边飘去。上官仇此时无法自控,只能听天由命。刹那间,只见他被江水冲到一处礁石险滩,将头重重撞在岩石之上,当即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入夜,上官仇方才苏醒过来,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被身处滩头岸边,抬眼看到峡谷上方繁星点点,已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待他身体稍有舒缓,赶忙爬起身来,寻找王姑娘下落。忽听得脑后有女声轻柔响起:“上官大哥,你醒了?”
上官仇回头看去,见王姑娘正跪坐身后,忙转过身来,扶其双肩,连连问她是否安然无恙,却又突然想到男女授受不亲,便像触了电一般慌忙缩手回去。好在王君兰并不在意,低头谢道:“小女子多谢恩人搭救,现在已经没事了。倒是你额上撞得不轻,才刚止住血,现在可还疼么?”
上官仇闻言,才发觉自己头上一阵刺痛,伸手去摸,却发现已被缠上绷带,原是王君兰将身上衣物撕下片缕给他包扎的。想到自己昏迷之时,备受王姑娘照顾,心中不由感动万分。却听王君兰问道:“我们现在身处江边,只晓得地处峡谷之中,却不知方向,这该如何是好?”
上官仇起身四顾,说道:“我们身处三峡之中,江水必是自西而东流的,我们只要沿着纤道,逆江而上,便可到达夔州。当下天色已晚,纤道湿滑崎岖,摸黑赶路恐有风险,我们且在此地休息一晚,明日再出发吧。我看此处有出山坡,待我上去寻些枝叶生火铺床,你就待在此地,不要走动。”
说罢,上官仇便爬上坡去,又回头好生叮咛了几句,便离开了。王君兰独处江边,寒夜阴森,两岸山中猿啼凄厉,令人毛骨悚然。王君兰便是这样惴惴不安等了约有一个时辰,忽听得有脚步声,想是上官仇回来了,而心中却是惧怕,只得屏住呼吸,不敢移动。待那足音逼近,听得上官仇喊她名字,王君兰这才放下心来。
只见上官仇捧着一大团枯枝败叶跳下坡来,将其堆至王君兰面前,那枝叶之上,竟堆着许多橘子。听得上官仇道:“好在巫山橘树成林,我便采了些回来,现在时节虽晚了点,却还能吃,你赶快吃些垫垫肚子。”
王君兰心中好生感激,拿起一个橘子,剥开送到上官仇面前,让他先吃,却听上官仇道:“你赶快吃吧,我在路上已吃了不少。”说着,上官仇俯身拨出一些枝叶堆好,再于怀中取出一块火石。因为之前落水,火石受了潮,上官仇费了好久才将篝火点好。生完火后,他又忙着将剩余枝叶细细铺成床铺,好让王君兰躺在上面睡觉。
待一切忙完,上官仇便回身坐好,一同吃起橘子来。王君兰看他满头大汗,一遍以手擦汗一边大口啃着橘子,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却又觉得鼻头一酸,不知怎的便有两行泪珠滚落脸颊。上官仇看她流泪,以为她在思念亡父,便宽慰她道:“王姑娘莫要伤心,还请节哀顺变,自古生死皆遵天命,无人能逃其右。我等晚辈,身体发肤,受于父母,如今父母不在,自身血肉便是先人遗宝,更当好好珍惜才是。怎能哭坏了身子,让父母在天之灵为你担忧呢?”
王君兰神色黯淡下来,说道:“上官大哥,你说生死有命,可我爹娘却死于非命。伤我族亲者,岂不该倍还于之?只愿他日手刃仇敌,报仇雪恨,以告慰爹娘。”
上官仇叹气道:“非也,非也。若你父母在天有知,也不愿你一心复仇,郁郁终日。令尊之案,自有官府查办,不需你等操劳。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非歹人,终将绳之以法。当下之际,只望你到重庆之后,好好生活,前尘往事莫添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