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廷议(1 / 2)我的老子是崇祯首页

随着三声钟鼓声响起,百官从午门外进入,进入建极殿原谨身殿,嘉靖时期改为建极殿。准备廷议。

朱慈烺在一群太监的伺候下穿戴整齐后,便坐上龙撵前往建极殿。在这皇宫大内,做龙撵就是他身为子的特权之一,大臣们若没恩赐,连轿子都不能坐,只能步校现在已经快到寒冬了,外面还是挺冷的,大臣们从午门走到建极殿,武将还好,那些弱不禁风的文臣就着实有些受罪了。

到了建极殿内,百官向子行完叩拜大礼后,就正式进入廷议环节。

“诸位爱卿,今日早朝,朕想先一件事。昨晚收到孙阁老的奏疏,昌平的危机暂时已经得到了解除。本来被那阿济格四面围困的昌平城,南门外已经被卢象升和英国公俩人牢牢守住。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朕必须要在早朝前给各位通报一声,大家都能高兴高兴!”

由于孙承宗的奏疏是直接呈递给朱慈烺的,满朝百官都还不清楚这一消息。听子这样一,大多数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一丝喜色。

“朕没想到,孙阁老率军刚到昌平便扭转了战局,看来朕让孙阁老领兵一事,确实做得太正确了!”朱慈烺自己夸赞自己,在一些大臣眼中,有些滑稽。

“陛下,如今只是解了昌平之围,但那数万鞑子依然在我大明直隶境内,不容视,可大意不得!”翰林院学士杨廷麟打断了朱慈烺继续沾沾自喜的举动。

朱慈烺看着这位自己的东宫旧人,也了解他的为人处事,虽然有实话脾气很臭很硬,但对于大明对于君主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对于这样的大臣,朱慈烺都是比较欣赏的。至少,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忠心,能为国做出一切牺牲。

“杨爱卿此言有理,确实现在还不能大意。不过,朕相信,有孙阁老坐镇,战局会越来越好的!”

对于孙承宗的领兵能力,满朝文武没人敢有过多的质疑。人家的战绩摆在那儿,都不用刻意去查。

“不过,在孙阁老的奏疏里面,朕也看到了这样一项内容。虽然卢象升将昌平城南门外的清军给打退了,但他们自身的伤亡也很大。其中包括总兵杨国柱以下的上千名将士战死,受赡将士也有不少。可以是一场惨胜。”

全朝文武对于总兵杨国柱的印象是有,但并不是太深。虽然是一名手握重兵的二品武官,但只要不是特别突出的那类武官,朝中的大臣都不是很关注。像祖大寿这样的总兵,满朝文武没有不知道,不了解的。

“陛下,杨国柱等众将士都是为国捐躯,朝廷理当重重的抚恤其家人。还有此前在与清军战斗中殉国的文武官员们,朝廷都应当好生抚恤才是。”周延儒这时站出来道。

“微臣附议!”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