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还是想吃大米饭……为了她的大米饭,她也只有更加努力赚钱了!
余氏炒菜的时候,苏嬛就帮着烧火,等她们菜做完,粥盛好放到饭桌上了,三个兄弟才慢慢吞吞的走回来。
而他们身后背着的竹篓子里只有几根焉巴巴的蕨菜。
饭桌上,不等大家询问,苏农就将事情说了。
原来他们昨天去镇上卖青梅的事儿,被村里的二流子媳妇王翠花看到了。
王翠花是出了名的大嘴巴加红眼病。
今天他们去村南面的小土坡上挖野菜,很多村里的孩子都在那儿,唯一的一个大人就是王翠花。
王翠花一看到他们就开始冷嘲热讽,说他们卖梅子挣了钱,还用得着挖野菜?昨天她可看见他们又是买肉又是买点心的,还来和村里穷人抢野菜,真是不要脸云云。
村里的孩子哪有什么是非观,本来苏家穷,要做的活儿多,就没几个孩子和他们交好。
一听说他们有钱买肉,还来和自己抢本就没长出多少的野菜,孩子们顿时就不干了,开始赶他们走,苏禹和他们争辩的几句,还有小孩子拿小石头砸他。好在也没有砸到人。
而王翠花就站在一边看着好戏,看见他们一直不走,还继续在一旁说着风凉话。
估计等到了下午,全村人都知道他们苏家发了财。
苏嬛听完了整个事情经过,顿时就有点无语。果然奇葩在哪儿都是存在的。
就那小山坡上的野菜,整个村子的人都去挖,凭啥他们苏家就不能挖了?苏家穷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让苏家多挖点儿,挣了钱就不让苏家挖了,这是什么道理?
看着一家人一脸愁,连白米粥喝着都不香了,苏嬛安慰道:“没事儿,爷,我下午带着苏禹去挖野菜,让大哥二哥在家帮我将剩下的青梅腌了,大哥还要到桂花婶子家多买几个大木盆。”
又对余氏说道:“娘,咱家现在有了点钱,是不是应该抓几个小鸡崽儿来养着,到时候咱家也有鸡蛋吃。”
余氏叹着气道:“哎!小妞你不懂,这流言可不能小看,到时候指不定会传出些什么难听的话来。就村里的郑寡妇,前些年跳河没死成被救回来那个,就是因为被王翠花传她和男人私会。”
苏嬛一听,王翠花竟然还用嘴逼死过人,顿时将不准备教训王翠花的想法改变了。
像王翠花这种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恶之人,但是很多事情发生都是由于她们的碎嘴导致的。
“放心吧娘,我有办法治她的。你下午就先去瞧瞧哪家的鸡崽子好,到时候咱捉几只。爷和爹下午就编捕鱼篓,咱争取早日吃上鱼。还有我的话梅,就靠大哥二哥你们了。”
“陈伯伯的木工做的不错,桂花婶子也帮了咱家不少,听说桂花婶子家也孵小鸡崽儿,娘和桂花婶子不是手帕交吗,就先去桂花婶子家看看,他们一家都是明理的人,你向她说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到时候比起王翠花的话,村里人肯定更相信桂花婶子的话呀。”
而且苏嬛知道,村里人大多喜欢看热闹,但又心存相互比较,若是让他们听说苏家只是偶然间挣了笔小钱,而且已经花完了,他们心里肯定会舒服很多,就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
毕竟一个一直是村里最穷的人家,忽然之间挣了大钱,他们心里肯定都是不乐意的。等下午她和苏禹再表演一番,基本上这事儿就解决了。
余氏看小女儿说的头头是道的,心中也逐渐淡定了下来,一想家中确实可以喂一些小鸡崽,便开始想抓几只鸡崽子合适。
苏文强则感叹道:“小妞不愧是仙人的徒弟,这脑瓜子就是比我们的灵光。成,今天我和你爹肯定将捕鱼篓给你做出来,到时候咱家也能吃上鱼!要知道,在镇上鱼可是贵重东西哩!”
饭桌上的气氛开始好了起来。苏嬛便趁此转移话题。
她不知道镇上的鱼价格多少,上次在镇上就看到一家卖鱼的,因为不买也没有上去问问。
“爷,镇上的鱼卖多少钱?”
苏禹抢着回答道:“我知道我知道,镇上的鱼三十文一斤呢!是林小胖向小伙伴炫耀时我听到的,他们家隔一段时间就买一条鱼吃。”
三十文?!!
苏嬛有些不敢置信,毕竟上次买肉时,最贵的猪后腿肉都只要十八文一斤。
苏文强解释道:“镇上卖鱼的一共就两家,咱们村的徐大爷和郑家村的侯德明,郑家村离咱们村子三四里路,在河的最下游。他们两家都将自己的捕鱼工具和技巧藏的严实,从不告诉外人,鱼的价格就被抬的很高,徐大爷每天打鱼,一天下来也就打个四五十来斤来斤,给福满楼送货,侯德明一家人一起干这个营生,每天除了给金玉楼送货,还有部分鱼留着在镇上卖,他在西坊市盘了个铺子专门卖鱼,一斤得三十文钱。”
苏嬛有些不解:“可是镇上不是还有一个临安楼吗?那也是大酒楼啊!”
“听说临安楼的东家觉得他们故意抬高价格,不买他们的鱼,所以临安楼不做鱼,为此流失了一部分的客人呢。”
听完后,苏嬛心中马上有了成算,打算捕到鱼了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