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五年规划(1 / 2)次元征战;从古罗马开始首页

光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刘恒修得正果,一整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发展规划设计成型,共为六个部分:

1.土地改革;2.初级工业;3.实行临时管制,试行新政;4.发展商业,逐步建立完善的商业网络;5.推行新军制,建立新军。6.推行普及教育政策。

十六日,三郡核心官员聚集于玄菟郡府报人口普查及郡兵整训的最新情况。

荀彧首先将数据呈:“禀告主公,至十二月十日止,三郡人口共146396口,22085户。

右北平郡,4城,8370户,63475口;

辽西郡,9城,6621户,39758口;

玄菟郡,4城,7094户,43163口。

其中,根据主公要求按照年龄细分:十五岁以下23256口,十五岁至四十五岁85562口,四十五岁以37578口。”

高顺继其后禀告:“三郡共有兵卒七千五百人,首轮筛选挑出合格者四千二百人,而后经过实战检验剔除怯战、通敌、违令、兵痞等约七百人。主力郡兵三千五百人分驻各郡城,其余四千余人分驻各边境城池。”

刘恒起身施礼感激道:“诸公辛苦。如此一来,两件大事得以解决,为今后铺平道路。三千五百郡兵加紧训练,达到能随时出战的要求。”

刘恒稍顿,拿起身边十几本小册子交给分坐左右首位的沮授和高顺。“诸公传阅,这是明年初的工作重点。这是手抄本,字写得差了一些,不过都是恒亲笔书写。”

众人拿到后细看,册子写着:《三郡农业及工商业初步发展实施细则》,字确实比较烂,而且还是横排书写,读起来相当别扭。

这是刘恒综合历朝历代的治政得失,精心设计分阶段实施战略改革方案的头两步。

第一步,土地改革。在华夏引起朝代更替的最根本原因即是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兼并造成广大农民无地可种,只好成为大地主的佃农。

大地主在各朝代都或多或少拥有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特权,而封建朝代官府的税收中农业占据着主体地位,农税的减少直接导致官府入不敷出,为了维持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加重了赋税又引发了更多的自由农(有自己的土地,仅够生活)成为佃农,土地加速向地主豪强集中,并最终引发了农民暴动朝代更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恒借鉴了伟大领袖太祖爷爷的策略:土地改革!当然这些都写在其他的地方,发给众人的册子仅写着实施办法。

首先,于农耕前彻底清查三郡所有土地状况,登记造册并画出三郡土地分布图,

分为农业耕地、城镇用地、林地、水源地、沼泽地、山地等数类,务求严谨细致。

因为历来土地清查工作都会受到各种阻力,尤其是握有大量土地的世族豪强。

此次,为防不测,暂时先不动他们,而是将重点放在荒地、无主地面。

由郡府出钱雇佣民夫将靠近河边利于开渠灌溉适合耕种的土地清理出来,不过对于水源地、林地等要给予保护。

其次,按照每户五十亩的标准,将土地划拨给农户使用,并签署协议书,土地所有权归郡府,农户仅拥有使用权,协议每签一次时效五十年,到期时双方无异议便可自行延长五十年。

土地可由子嗣或指定人继承。若无人继承,待协议人故去后土地收归郡府。

此外,规定首年税率为30税一,次年为40税一,从第三年起每年均为50税一。

不过,郡府拥有根据环境临时加征农税的权利,当然要取得相关机构的批准。

而作为无偿使用土地的代价,农户需在五十亩土地内栽种一定数量的树木,当郡府需要征用该土地时,可用另外五十亩土地交换,在赔付相应的搬迁补偿后,农户必须无条件服从。

再次,借助划分土地的时机,将郡内百姓重新集中安置,以城池为中心辐散,或沿河流呈条形分布。

阅读到此处,荀彧十分不解,问道“主公,如此实行,虽然农业得到恢复,农民逐渐富足,但是郡府少了这一大块税收该如何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