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巨木旗滁州香堂的堂主郭光卿,正在琅琊山庄的大厅里,与朱元璋、徐达、唐浪等人商议练兵一事。
突然,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跑进了琅琊山庄的庄门,向着大厅这里奔来。
“郭香主,不好了,琅琊山下来了几个身穿黄衣的番僧,正在追赶着一个汉子,向着我们这里来了!”
说话的那人,却是一个巡山的明教教徒。
“番僧!?”
郭光卿闻言,脸色微变,他站起身来,便向着庄门外走去。
群雄紧随其后,也想出去看个究竟。
郭光卿刚出了琅琊山庄的庄门,就看见一个大汉骑着一匹红色的骏马,向着他劲健地奔驰而来。
马上的大汉,骑在那匹红色的高头大马之上,宛如一座直刺苍穹的铁塔一般,奇伟峥嵘。
那大汉催马狂奔,怒驰甚急。
他一边策马而奔,一边不住地回头观瞧。
因此,马上大汉便没有注意到郭光卿率领群雄从山庄之中走了出来。这大汉原本是想着驰入琅琊山庄的。
眼看着大汉所骑的骏马,便要冲撞到郭光卿身上。
危急之中,那名大汉急忙拽紧缰绳,想要勒马向旁边驰奔。
红色的骏马猛一被勒,突然人立起来,两只前蹄便向着郭光卿踏来。
唐浪急使一个流星步,窜到了马蹄之下,竟然用双手接住了那匹红色骏马的两只前腿,然后,轻轻地往旁边一放。
那骏马竟而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
而马上的那名铁塔大汉也并没有跌落马背。
“常遇春!”
胡大海已然认出了那名铁塔大汉,心中一喜,当即叫出了声来。
那名铁塔大汉,正是常遇春。
只见常遇春豹头环眼,满面虬髯,气势极为威猛。他身躯庞大,极为伟岸,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英雄气概,令人仰视。
常遇春从马上跳了下来,对着众人猛一拱手,“郭香主,众位兄弟,老常逃难来了!”
郭光卿忙问:“常遇春,你……”
他话还没有说完,忽听到一阵马蹄声奔驰甚急,从山谷外边传了来。
群雄急忙向山谷口那里看去,只见五六匹骏马渐渐地露出了头来,奔进了山谷,向着琅琊山庄这里疾驰而来。
“驾!驾!驾……”
骏马之上坐着几名身穿黄衣之人,口中不停地呼喝着。
“他们是谁?”郭光卿问。
“这几个番僧从江南一带直追我到了这里,真是不死不休!要不是我的赤追风脚程快,早就被他们追上杀死了。”常遇春无奈地说。
蹄声蹴踏,五六名黄衣番僧骑着骏马来到了琅琊山庄门外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老爷们这一次特来捉拿魔教反贼常遇春,识相的都滚到一边去,莫耽误老爷们的正经公事!”
说话的番僧,神态倨傲,显然是这一伙人的头领。
元朝历代皇燕京十分崇信喇嘛教。到了元朝的末代皇帝妥欢帖木儿这一代,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喇嘛僧人在元朝的地位极高,甚至可以任意地殴打元朝的皇室成员,更不用说普通的老百姓了。
这些喇嘛僧人目无法纪,横行霸道,到处为非作歹,祸乱天下。大元朝之所以极速地腐朽堕落,这些人可谓是“居功至伟”。
汉人对这些喇嘛僧人极为痛恨,真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因此,群雄看到了那五六名番僧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都充满了怒火。
郭光卿小声地问常遇春:“这几个番僧后面还有大队追兵吗?”
常遇春说:“我从江南之地一直逃遁到这里,原本还有几个蒙古武官带着大队追兵,后来,他们追赶不上,便没有穷追不舍,只是这几名番僧不死不休地追来。幸亏我的赤追风马快,他们根本就追赶不上。”
“好。今天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郭光卿恨声而言。
他向着群雄连施眼色。
群雄都知道郭光卿眼神的的意思。
“兄弟们,把这几个番僧围起来!”
郭光卿眼神闪动间,突然大喝一声。
明教徒众,早就恨不得活宰了这几个番僧,一听郭光卿下令,身形晃动,早就把番僧们围在了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