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的父亲李播,本是个隋朝的小县尉,后来辞官回家当了道士,注释老子,撰写天文大象赋。
这些喜好,让儿子李淳风深受影响,不知不觉偏了科,毕竟那时候,儒家经史才是正统。
而且,李淳风还是一千多年前,预测日食现象,精确到分的神人。
历朝历代的史书典籍中,对日食的记载很多,从最早的大约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记载开始,基本上是一网打尽了。
不过,日食的记载虽多,对于日食的预测却并不是很多,即使有预测,一般也就精确到天。
在唐初,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修的戊寅元历,但里边有纰漏,对日食月食的预测都不准,当时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都反驳了。
唯独李淳风,一口气提18条,条条有理有据,李世民这才下令核实,也发现了李淳风是个人才。
为了工作方便,李淳风重新改造了天文浑仪,即铜铸浑天黄道仪。
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六合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
在外重六合仪与内重四游仪之间,嵌入了新的一重三辰仪。
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璿玑规、黄道规、月游规,天宿距度,七曜所行,并备于此,转于六合之内。
可见三辰仪中有黄道环、内赤道环,还有白道规,即表示月球轨道的规环。
三辰仪也能旋转,它是为了实现按黄道观测“七曜所行”而加上的。
李淳风对浑仪的重大改革,让观测精确了不少,让天文浑仪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并留下了一本,专门研究浑天仪的法象志。
李淳风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还是个数学家。
唐朝为了培养专门的会计,增设了“明算科”,在国子监招收学习数学的学生。
要教学生,自然需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