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偏心(1 / 2)我在七十年代好吃懒做首页

系统:“系统之所以能于万千人中绑定宿主,正是因为系统具有懒人的潜质。

是宿主自己本身就懒,可不是被系统逼得。”

徐珍珍夸赞道:“……嘿嘿,你真是英明神武,一语道破我的想法。跟着你这样的系统,有前途。”

和王寻一并排走着,心里跟系统交流,所以徐珍珍一时显得沉默。

王寻一从不是爱说话的性子,今日和徐珍珍说那么多也是出于好奇。

所以,两人的沉默倒不显得尴尬。

走到徐家门口,徐珍珍再次道谢:“这次真是谢谢你了,也替我向王婶婶道一声谢。”

王寻一和她并不熟,也不常来李家庄,这回跟着她肯定是王婶婶这个当大娘的要求。

王寻一摆摆手,道:“好,我知道了。”说着,笑了笑,调侃道:“你快进去吧,要是你哥他们知道我耽误你的休息时间,该来找我算账了。”

今天徐家两兄弟对徐珍珍那嘘寒问暖的场景,那紧张的模样,就差把徐珍珍供起来了。

看模样,两兄弟是把徐珍珍当闺女疼了。

听到他的调侃,徐珍珍反而一脸骄傲,道:“哈哈,弄不好还真敢找你。我哥哥他们最疼我。”

说着,摆摆手回家了。

晚上,徐家一家子聚在一起吃晚饭。

徐向前跟李宝娥说起今天水井的事情,他把简单的过程概括了一下,说道最后,又道:“今天章家大儿子也在,二队年轻人对他服的很,倒是没有闹出乱子。”

李宝娥撇他一眼,道:“你们倒是不蠢了。”

去年,同样是偷水,结果两队年轻人为此打起了群架。

这情况简直把李宝娥气的不轻,李家庄老一辈的人之所以把这种事情交给年轻人。

一来是他们当年决定的事,他们不方便出面。二来,两队之间还有姻亲往来,为了不伤和气,这群年轻人正合适。

结果,这家伙,一大群人还打出了真火。

徐向前憨憨一笑,道:“与其打架,大家最后什么都捞不着,还不如要点好处。

所以,最后我们让二队那边赔了七桶水,另出五人来一队上工,工分减半。”

徐向东吃着红薯,一边对大哥的话进行补充:“上工的事情我们事先跟大队长他们商量过,他们都同意了。”

李宝娥:“水井这问题现在就是个烂事,这种事你们处理的对。”

说着叹一口气,开口:“这几年包括今后,二队偷水已经成定论。只不过为了面子好看,才这么处理。

所以,以后你们也不要记仇。大家都是李家庄人,该帮得也帮。”

这话是对全家人说得,徐向前、徐向东夫妻四人同时点头称是。

一旁,徐珍珍有些好奇:“娘,咱们李家庄现在非常缺水吗?就不能再打一口井?”

徐珍珍前世是孤儿,生长在孤儿院,从没有去过乡下,对这些不算太了解。

原主整天埋头学习,也不关心队里的事。

因此,徐珍珍对生产队的一些事情就像文盲,模模糊糊。

李宝娥同样惊讶闺女询问这事,乐意闺女见事的李宝娥开始给她解释:“咱们李家庄这边背靠一座大山,处于半山区,虽然通行便利,但粮食收成不高。

不过,好歹在半山种得土豆、红薯,这些产量好。加上山里不少吃得,将就着也能过。

但是,咱李家庄这边水井不好打,当年还是公社上请来两个技术员给咱开了这两口井。

水井目前的水位不低,但眼看漳河水越来越少,大家始终是着急得。

要知道咱们这里九月份,玉米全靠灌溉,才能保持生长。”

李宝娥说道最后,还有几句没告诉徐珍珍。

红薯、土豆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尤其是红薯,这东西吃多了,也不长力气。

饥荒年用它来度过灾害,但73年,别的地方每年大丰收,只有他们李家庄。

因为地形和水的原因,始终半好不坏。

而且,那两口水井看样子也不是取之不尽得。长期下来,早晚要出事。

徐珍珍听着她娘的陈述,有些沉默。

她以前为吃穿发愁、为学费发愁、为房子车子发愁,但这些和李家庄面临的问题相比,不值一提。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大队好几百户人的生存问题。

李宝娥见闺女沉默,以为她是担心,随即安慰她:“你也别担心这事,咱们徐家虽说不上好,但让我们珍珍吃些好得的条件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