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3 人证物证(1 / 2)听说我是神探首页

“锐器刺伤致死,死亡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骆晴的推断与“变声器”电话时间吻合,但她眉眼间似乎有些恹恹。

确实有些“一目了然”,与周南之前设想中的“奇诡”案件画风完全不同。

起身。

四下环视。

简简单单的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其他三处都是比较常规的单身狗生活模式,厨房灶台甚至落了一层厚厚的灰,比较奇怪的反而是最显眼的客厅,桌上堆满了文件,立在一旁的行李箱尤为瞩目。刚进入一月份,还没到春节返乡时间吧?

万茜茜见状麻溜上前开箱,结果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里面装的,居然是桌上的同款文件资料若干。

法律文书?周南随手拿起一份,发现是份答辩状,莫非死者的职业是律师?

很快,从包里摸出的褐红色小本本证实了这一点。

妈耶,万茜茜的面色一苦,因为按照常规套路,这堆资料中的每个当事人都与死者有纠葛,也即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排查。而且还远远不止,律师这个职业的社会接触面太广泛了,人际关系肯定复杂无比,排查工作量几何倍增!一个脑袋两个大。

放下资料,周南明明没看万茜茜一眼,嘴里却道,“没那么复杂,别忘了,嫌犯曾主动给我打电话,说明他与我之间,一定有某种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嗯,有道理,这样排查范围一下子就大大缩小了。万茜茜下意识点头,旋即惊觉不对,她刚才有开口说话吗?

话说有一个不用说话就知道你想法的男友,好似是小姐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型来着?但她怎么感觉有点惊悚?

恍惚中,万茜茜看见赵乐成苍白着脸,从门口晃悠了进来。

等等,丫手里拿着什么?

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睛仔细看去,没错,那确实是一把带着丝丝血色的厨房用刀,准确的说,是把刀刃长度约在十厘米左右的水果刀!虽然经过简单的擦拭处理,但或许因为时间紧迫,处理的并不干净。

见大家伙都看了过来,小赵满脸无辜的解释了句,“就...外面通风口那藏着的,我本来只是想呼吸口新鲜空气而已。”

门口的派出所众,“???”这也行?突然就感觉咱也可以干刑警这行了。

蒋所眼睛一瞪,“你们懂什么,这叫偶然中的必然!”别人不知道,他可听说过,这个看着懵逼的年轻人,是周支亲手带出来的徒弟,嗯,绝不可能这么简单。

浑然不知周边这么多弯弯绕,小赵走进将刀递出。

骆法医没多大反应的主动伸手接过比对了下凉嗖嗖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这把刀。”

通风口?不得不说,凶手处理凶器的方式还挺随意啊,难道说是持着“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灯下黑”这一类想法?这可真是离了大谱!

“没准...就是凶手杀完人,本想处理凶器,结果走出去又突然发觉不好随身携带?于是随手藏进了这里,”赵乐成实事求是的做着“合理推测”。

空气安静,竟没人想接话。

周南也没有,他正俯身捡起掉落茶几旁地面的手机,并轻车熟路的“借用”了下死者的手指。

不出所料,最后一通电话拨出的号码,恰是他们支队值班室。

将死者手机抛给小赵,周南只简单吩咐了句,“查查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这回小赵应的很快,“好嘞。”早这么说,他就不懵了。

不多时,在外转悠的老左回转。

“头儿,这一层一共六户,除了606,都是租住。601是对老夫妻,来京给儿子带孩子的,晚上儿媳下班他们才回来;602是个在附近公司上班的社畜,小部门经理;603、604无人,据说一个在夜场上班,一个是个导游带团去了;605自由职业,听说是靠画画插画赚钱过活那种。”

短短时间,老左同志显然已经将周边摸了个遍。

“603、604不必多言,案发时间不在家,602和605俱都说没发现什么异常,倒是601那大姨最后提了这么一嘴,说她晚上出门倒垃圾时,楼道里曾撞见一男的挺脸生,以前没见过,还戴着帽子口罩,用大姨的话说,当时看着她就觉得不像什么好人...”

冬天好多人都这打扮好吗?甭管是不是嫌犯,大姨又是不是有马后炮嫌疑吧,总归是条线索。

专注于在周南身边打转的万茜茜,“......”。她是不是也有点不务正业?早知道该跟出去学习学习,“美色误国”呐!

“美色”本人非常有觉悟的往外走,既然有“目击者”,那必须少不了画像。

啥?您说嫌犯不是戴着帽子口罩?戴着自有戴着的画法不是?虽然没有整张脸吧,但那不是还剩下一双眼睛呢嘛。而且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连小区门口都实现戴着口罩识别了好吗?

好吧想靠一双眼睛找出嫌犯确实十分有难度,但大小是条线索,起码比那一桌子文件资料上的当事人联系直接紧密,值得一试。

为使沟通更为顺利,周南再度带上了刚回转的“大姨之友”。

听说要画像,派出所众可来了精神,齐齐跟上。这位的画像那可是上过央视的,在全国都大大有名,不过对他们来说,以前都是传说,今儿个这是要“奔现”呐,圆梦了圆梦了。

不是他们不着调,人民警察也是人,面对如此血淋淋的惨案,和常人没啥大的区别,心里一样的不好受,但却无能为力,现在有机会跟随破解,岂有不兴奋的道理?

大半夜的,如非必要,周南也不想三番几次的扰民,但确实迫不得已。如果没有那通电话,这就是一起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命案,毫无“亮眼”之处,但加上这个前置条件,所有感观顿时变得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