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主子问话,行为沉稳的那个抢先答道:“买到了。”然后手伸进袖子里作势要拿什么东西,却又看了看李管家和那名小厮。
里里顺势让闲杂人等退下,于是房间里就剩下了里里和这两名女子。
“里里姑娘,奴婢名唤彩霞。”这位彩霞长相普通,眼神从刚才的迷茫单纯,转换成了冗沉冰冷,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里里。
“奴婢叫苏梅。”另外一名女子,看起来就活泼灵动,跟灵儿有些相似,不过比灵儿要规矩许多,想起灵儿那个淘气包,里里关心的问道:“灵儿呢?”
“在公子那里。”苏梅欢快的答道,然后又坏笑的接了一句,“近身伺候。”
看到里里的脸色微变,彩霞忙嗔了苏梅一句:“别听她瞎说。”
“你本名叫什么?”里里看着彩霞问道。
“公子吩咐,以后奴婢就叫彩霞了。”
里里看着手里的信,封面上什么都没有,展开纸张,上面只有寥寥几句:朱灵儿平安,勿念。来往不便,勿念。
里里撇了撇嘴角心里却笑道:谁人念你,多余。
这两人各自顶了原来彩霞和朱灵儿的位置,至于原来的彩霞哪里去了,两人表示都不知道。
第二日李管家浩浩荡荡带着二十余人来找里里,除了拿来已经剪裁好的外衫和刺绣所需的各种工具,还多了许多不常见的金丝和一些名贵饰品,另外还有几名绣娘。这么大阵仗,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金王的“新宠”似的。
金王府里的情况苏梅在昨晚都已经告诉里里了:虽然金王才离开皇宫几个月,可已经妻妾成群,其中最受宠的便是刑部侍郎杨政家的庶女杨曼芳,据说此女子是李政送给金王乔迁之喜的“礼物”,性格温婉且足智多谋,现有身孕月余。她这胎是金王的第一个子嗣,若能一举得男,则很有可能立为侧王妃,当然,后面这些都是府里人的猜测罢了。
然后就是俞洲县官李郁的女儿李玫,李玫虽然是嫡女,可是父亲官职低微,还是通了吏部侍郎的关系,才一顶小轿从侧门抬进来的。李玫进府后颇得叶宏修喜爱,于是到处耀武扬威,大多数人都被她收拾过,所以这府里的妾们对她是又敬又怕。
这个李玫最怕的人除了叶宏修,便是杨曼芳。据说李玫最得宠的时候,有一次去杨曼芳处示威,言语不敬,说一些庶出就是嫡出的奴婢之类的话,且当场砸了杨曼芳的婢女上的茶。当时杨曼芳脸色如常,并没有生气,反而命众人退下,独留了那个上茶的婢女,并且让那名婢女去掌掴李玫。李玫怎会受此大辱?本来还想发威,哪想到杨曼芳说出了一句:“信不信,明日你父亲便会入狱?”李玫当时就傻眼了,任由婢女掌掴,也不敢还手。自那之后,李玫但凡遇到杨曼芳都会退避三舍,而杨曼芳对李玫的张扬跋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了这些消息,里里在面对这些妻妾时自然就游刃有余。
不过第二日,便有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探望”里里了。
看着眼前这一堆的莺莺燕燕,形态各异,却神情相似,大多数都一副恨不得扒了里里的皮的样子,里里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叶宏修这个登徒浪子,这么多妾室还不够。
人群中最前面的这个人神情嚣,打扮华贵,仔细观察下来,大家似乎都以她为首。于是里里猜测道:此人应该就是李玫,模样如此娇小精致,难怪能得到叶宏修的宠爱。
只见李玫下巴一扬,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本来就没戴好,她头上的珠钗在她抬头的瞬间便掉了下来,李玫恶狠狠的瞪了一眼侍女,吓得那侍女浑身发颤,急忙去捡那珠钗。待她退下后,李玫这才仔细的打量了里里一番,然后依旧高傲的说道:“本夫人还以为是怎样的倾城之貌能得到王爷如此宠爱,原来不过是个样貌平平的乡下女子,身材还如此臃肿,看来真是请来绣衣服的。”说完这话,周围便传来其他人讥讽的嘲笑声。
“夫人若是需要刺绣,怕是要等着日子了,王爷这边的衣服赶着要。您不如去纹娘绣庄看看,听说那里的绣娘绣功不错。”里里谦卑却又有些挑衅的说道。
“王爷让你刺绣是抬举你,你可别蹬鼻子上脸!”李玫当然听出里里话语中炫耀自己绣功的意思,于是语气突变,恐吓里里道。
来了来了,就是这个架势,她们马上就要无中生有的收拾我了。里里想道,还好之前有所准备,自己身上早已裹满了厚厚的棉垫,但愿她们不要打脸啊!
见里里不说话,李玫再次发难道:“好高傲的绣娘,还敢不屑一顾!今天本夫人要狠狠的教训你一下!”
接着便有两名丫鬟上前来打里里,里里立马认怂,双手抱头,尽量躲过招呼在脸上的巴掌和拳头,嘴上还委屈的喊着:“夫人饶命,夫人饶命!”
即便如此,李玫却依然生气的说道:“还敢躲?!让你们的丫鬟们都一起上!看她还往哪儿躲?!”
接着便有一群丫鬟蜂拥而至,对着里里就是一顿拳打脚踢。里里纵然有棉衣护体,但终究还是有些疼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便听到人群后面有个威严的声音传来:“这是在做什么?”
接着里里便听到大家齐声道:“杨夫人金安。”
按说这些妾室都没有封号,应是同一等级,却见大家整齐划一的对杨曼芳行礼问安,如此看来杨曼芳确实是这个府里的当家人。
众人停下手后,里里放下双臂也跪在地上如他人一般行礼。
此时李玫收敛了锋芒,毕恭毕敬的对杨曼芳说道:“这女子态度猖狂,不服府中管教,妾身才略施小惩。”
“这绣娘可知错?”杨曼芳问道。
不等李玫回答,里里连忙怯懦的哭道:“民女知错,民女知错,求夫人饶了民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