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得了法名,心中不由大喜。
原本,他对于老子收自己为徒如此顺利,还感到有几分不安。
但是,当老子亲自给自己赐下法名之后,这份不安便烟消云散了。
何为法名?
法名,即道名。
与所谓的“道号”不同,“法名”相当于是一个人“入道新生”的证明!
西游记中,孙猴子被菩提祖师赐名“悟空”,从此方才能够“打破顽空须悟空”。
从那以后,小说中也一直以“悟空”为名称呼他。
而后来,孙悟空拜师唐僧之后,唐僧明知道“悟空”这个名字符合佛门法名,但还是取了一个“混名”,唤做“行者”。
自此之后,小说中便不再称呼悟空,转而改为“行者”。
同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可以看得出来,名字,代表的便是接纳。而法名尤甚,相当于“再造”之恩!
老子真的收自己为徒了,而且,还是唯一的徒弟
苏寻,苏道真!
这正是:
下有幽冥上有天,死生云灭俱红尘。
要识玄机先斩命,如求大道必寻真!
苏寻对老子再行大礼,老子也没有拒绝,毕竟这法名之恩,他的确当得!
等苏寻行礼结束,老子说道:“苏童儿,红尘事已了,不若离去罢。”
老子开口,苏寻顿时抬起头来,略微惊讶地看向老子。
却听到,“哞”地一声,守藏室中,一只板角青牛缓慢踏出。
老子轻轻抚摸着那青牛,随即,缓慢地坐在青牛之上,诵道:“时节因缘不偶然,既由人事也由天”
诗词诵着,便缓慢地向西方骑去。
苏寻闻道,当即心中清醒,他看向天子宫的位置,暗自下定了决心,总有一日,自己还会回来的,那一日不会很久的。随即便拜倒在地,恭然行礼。
当得知苏寻去守藏室后,姬贵当即与众臣、众王子也一同前往守藏室。
不过他们却扑了个空。等他们到来之时,苏寻与老子都已经离去了。
“禀告大王,我等遍寻藏室,未见藏室史与王子,只发现竹牍一卷。”
众人焦急之间,有侍官来报,随即递上了一卷竹简。
姬贵忙接过,打开竹简,却发现上面正是苏寻留给他的书信。
读过竹简之后,姬贵眼中浮现出了几分怅然。
忽地,他目光略微凌厉几分,拔剑说道:“王子寻既然无心大位,那余一人便承他的心愿。今日起,便革去他的王位,以后王子寻便不再是姬氏之人!”
“这!”
众王子面面相觑,没想到姬贵竟然会如此。
若是普通的王子,如此不尊礼法,擅自离去,姬贵如此作为的确倒也正常。可是,苏寻不一样!
且不说天生瑞象,单说苏寻本身的贤名,无论犯了什么过错,都不是不能原谅的。
而且,若苏寻不再是姬氏之人,那,周室会不会像从前一样,再一次渐渐衰微,连朝贡也不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