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湘对于崔富贵一向就有成见,在赊他家的猪蹄子和猪下水时,于昭湘特意嘱咐他不要把这件事传扬出去,等下一次自己的大哥或者奶奶回老家时他就有钱还他。然而崔富贵却多了一个心眼,他把加官赊账的事有意透露给别人,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因为加官的事情一暴露,于昭湘自然就隐瞒不了。他的这一套岂能瞒住于昭湘,所以每当和崔富贵相遇的时候,于昭湘就用冷眼斜瞅着他,寒冷的目光让崔富贵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次崔家卖给他掺水的酒,正好让他抓住把柄,正要准备去崔家找崔富贵算账,不想被韩晋死死拉住。
徐明侯自然也看出了端倪,开口道:“老三,天下青山绿都多啊!”于昭湘见徐明侯心如明镜,心中不仅收敛了许多,而且对徐明侯又添几分敬意。
于昭雪进来了,她端着两盘菜,一盘是三三子鸡炒韭菜,另一盘是油炸麻雀。麻雀是前几天捕到的,褪净了毛用盐腌了几天,今天正好用,三三子鸡却是今天捉到的。
徐明侯客气道:“太丰盛了,太丰盛了!”
于广源没有想到还能有这两道菜给宴席增色,不禁也是喜眉梢。他夹了一只麻雀放到徐明侯旁边的碟子里,韩晋也夹了一只放到徐均的面前。盛情之下,徐明侯和徐均不仅品尝了麻雀,而且品尝了三三子鸡炒韭菜。
一吃之后,徐明侯大吃一惊,他诧异地问于广源:“这是嫂夫人的手艺还是昭雪的杰作呢?”广源回答道:“都不是,这是我家的觅汉老吴的手艺。”
“老吴?”徐明侯带着一脸疑问看着于广源。
“老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说到老吴,不仅于广源,就是韩晋也有一肚子话说。于广源把老吴的经历大略地对徐明侯说了,其中一些是他听一些老人讲的。老吴是一个传奇,谁也不知道他的来龙去脉。
徐明侯听得颇感兴趣,听于广源说完,他略一沉思,开言道:“光绪年间的《河阳县志》记载了捻军在河阳境内的唯一一条记录是这样写的:同治七年仲夏,清追小宁王甚急,于河阳城东三十里之大麻湾及之,时暴雨如注,霹雳震天……白刃相接,血积麻湾,一水尽赤!然终不得小宁王,其率三十余骑东下,不知所终……”他的一番话让于广源大吃一惊,因为徐明侯所说的与县志的记载无一字之差!因为于广源也查过《河阳县志》,对于这一段记录非常熟悉。
“贤弟真是天下奇才啊!”于广源不由得感叹道。看到韩晋和于昭湘用不解的眼光看着自己,于广源继续说道,“这一段话我在县志见过,贤弟所言与县志无一字之差!”于昭湘和韩晋听了于广源的话,更是对徐明侯刮目相看。
正在这时,一股肉味从庭院里飘进来,其香无比!徐明侯抬头看时,见于昭雪两手捧着一个青花大瓷碗低着头走进来。自从自己的未婚夫进入家门以来,于昭雪就没有仔细看过他。也可以这样说,自从他们两个认识以来,相互都没有仔细端详过,两个人对于对方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轮廓。
于昭雪红着脸把青花瓷碗放到桌,一刻也没有停留就出去了。碗里红色的兔子肉和绿色的萝卜散发出阵阵清香,不禁勾起了在座的每个人的食欲。
于广源刚拿起筷子说道:“请。”于昭湘已经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块腿肉填到嘴里。
徐明侯夹起一块萝卜放到嘴里细嚼慢咽,口里不住地赞叹,话题自然而然地又谈到了老吴。
“老吴八成是个捻子。”韩晋忍不住说道。他的话与于广源和徐明侯的想法是一样的。
小宁王的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凤腹埠西北的麻湾一带,从此再无踪影。后人对其多有猜测,有人说这些人集体自杀,老吴是最后一个想自杀的人,他把所有的人埋葬之后也想自杀来着,然而面对同伙的尸体,他疯了;还有人说,自从麻湾血战之后,逃出来的几十个人分散逃到各个地方隐居为民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时,于昭雪又端着一大瓷盆狗肉走了进来,依然是低着头红着脸。
韩晋笑着对她说:“怎么了,表妹,明侯叔来了你也不抬头看一眼吗?”一句话说得于昭雪的脸更红了,徐均也红了脸,低下了头。
面对着这一盆子狗肉,于广源心里虽然高兴,但是却疑惑不解。
徐明侯发话了:“行啊,老三,今天的收获挺大啊!”
于广源接话道:“十里八村的飞禽走兽也不知道伤了什么天理,遇到这么一个地煞星。”广源的话惹得大家都笑了。
本来觉得有点寒酸的宴席加这几道大菜,一下子丰盛起来。酒至半酣,徐明侯问于广源可不可以叫过老吴来见见。广源说行,于是广源命令于昭湘去场院把老吴喊过来,于昭湘一去,老吴一定过来,因为在整个凤鸣镇老吴唯于昭湘马首是瞻。
不一会儿,于昭湘和老吴一前一后进来了,于广源叫于昭湘搬过一个凳子让老吴靠着于昭湘坐下。以前也经常和东家在一块吃饭,所以老吴也没有显出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