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反应速度会加快很多,力气也会增大......”
咂摸了半天,艾尔也只能想到这么几点。
“你就想到这些啊。”
“目前我只知道这些。”
艾尔不好意思的说道。
好家伙,原来啥都不懂。阎坤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
“其实我也才刚练功练出斗气不久。”
艾尔说道。
“行吧,反应能力提升是吧,嗯,让我想想。”
艾尔的突破到骑士的一番说明,让阎坤不由得想到曾经听过的有关反应时的一些内容。
当时阎坤是在读中学,还没有接触过这些超凡力量。小说读多了的自己像个中二傻子一般的,问了自己中学的生物老师这个问题。
当然问题询问的角度不同,当时阎坤是从修真者能不能接住子弹这个角度来提出的疑问。
不过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生物学上限的突破。
结果第二天生物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个问题给抛了出来当作笑谈,这件事还让阎坤尴尬了一整天。
当时具体的场景是这样的。
“这不可能,从生物学上看来这是不可能的。”生物老师随口否决,厉声呵斥。“而且光是听名字就十分的中二!”
“赵老师,你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一讲,为什么不能空手接子弹呢?”
同学一表示忽然有了兴趣,想要在课堂上添加些‘乐趣’。
“我们且不谈论肌肉皮肤的韧性与硬度问题,就说,你能不能反应过来,抓住子弹。”
生物老师将手背在身后,在讲台之上踱步起来,这是他遇到思考性问题时经常做出的举动。
“实际上生理学上或者说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课题,叫做反应时。”
“关于反应时研究,几乎奠定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正在思考如何黑掉教务处服务器,改写期中考试成绩的阎坤,此刻也好奇的抬起了头,坐直了身体,认真的听老师掰扯,毕竟昨天晚上老师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答案来解释。
“说起反应时研究,当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1800年左右,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天体经过望远镜目镜中的一条线,来记录天体事件的时间和位置。他们当时的计时方法是‘眼耳法’。即在天文望远镜的附近有一个闹钟每秒均发出滴答声,从而可使观察者以0.1秒的近似值记下天体通过目镜中那条铜线的时间。”
“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基林在观察星辰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多次发现其助手金尼布克比他自己观察的时间慢约半秒钟,台长认为这是重大的错误,因而辞退了助手。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得知此事后,猜想金尼布克及其老板所记录到的天体经过时间的差异或许不是因助手的无能所致,而可能是他们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
“贝塞尔因此比较了自己和其他天文学家观察同一星体的通过时间,也发现有明显的差别。比如,1823年,贝塞尔与另一位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共同观察七颗星时,二人反应时的差别是恒定的,以公式表示为:B-A=1.233(秒)。其中,B 是贝塞尔的反应时,A 是阿格兰德的反应时。”
生物老师咳了两声,拿起了身旁讲台上的一个杯子,轻轻地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
“而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人差方程。他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嗯,那这与我不能手抓子弹有什么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