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姗姗听了这件事,想着平儿应该喜欢吃干净新鲜还没有味道的东西。她了解这边家家户户的做菜的习惯只在锅里抹上一层薄薄的油,要么就是炖煮。这样的做法是省油,但是不能激发食欲的香味,完全就是为了果腹。美味就谈不上了。
她的做法完全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改良已经非常成熟了,平儿吃着当然好吃了。当然很大原因上也是因为她舍得放料。
比如姜吧可以调味增味,这边的人就拿来祛风寒,简直是暴殄天物。姜切丝淹在鱼肉中,也能去除一部分鱼肉的腥味。
像平儿这么对气味敏感的人都觉得不腥,那虞姗姗的处理方法就没有错误,并且,能够让平儿吃下东西她也很开心。
这里的存活率实在太低,像林高氏这种一胎能完好的生下四个孩子都是拜了高香的。汪婶子就是怕平儿到了生产的时候,熬不去,这才想法设法的让平儿吃东西。
虞姗姗端过来的一大碗鱼肉汤被平儿吃得干干净净,摸着吃撑的肚子揉起来这才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脸红得滴水:“ 林嫂子做的鱼汤太好喝,娘,我没注意都喝完了。 ”
“ 能吃就好,不怪你。”汪婶子哪里会去和她计较呢,就怕她不吃呢。
虞姗姗在汪婶家坐了一会儿就打道回府了,吃了晚饭之后把两件毛衣最后收了一下尾。刚刚端鱼过去的时候就和汪婶子说了明天让大山陪着她去镇上一趟。
汪婶子感激她送过去的鱼汤让平儿吃得心满意足,当然就一口答应下来了。正好可以让大山再背点柴火去卖。城里柴火好卖得很,一捆柴火都卖四、五文,要是全是粗杆,经烧的得卖七、八文呢。
大山背着两捆柴火就和虞姗姗一起上路了,这次没有杨叔家的牛车了,天还没亮两人就出发了。虞姗姗还是背着一个破布包袱,里面放着她新织好的毛衣。
没有牛车,一路上走了许久,直到天大亮了才走到城门口,三娘已经气喘吁吁了,在路上不知道歇了多少回,脚都感觉要废了。
难怪古人不喜欢出门,实在是太费时了,路上全是石子不好走就算了,关键里镇里也太远了。看着大山,一青壮男子,背着两捆柴,虽然出了汗,但并没有觉得很累,反而精神抖擞。虞姗姗心里感叹,这就是差别啊。
进了城门大山要去卖柴,而虞姗姗也要去找招娣,两人预定好回去的时辰便分开了。
“抱歉,家里有点事来晚了一天。”虞姗姗找到招娣的时候,对着她真诚的道歉。
招娣本来就不抱希望,没想到虞姗姗真的找上门来了:“三娘,你上次说的事情是真的?”难道棉线真的能直接做成一件衣服,那中间省去了她多少功夫,招娣不敢想了。
她的家人都说活了这么久还没有见到棉线能直接做成衣服的,那不赚大发了,连布都省了,那谁还去做布直接做成衣服不就好了吗。
她当时想了想,还以为虞姗姗是哄骗她来着呢,今天看到她找上门来顿时又惊又喜的。
虞姗姗也不和她多说废话,直接打开了自己的破布包袱,拿出了里面的毛衣:“你瞅瞅,看看这是不是一件衣服。”
因为时间紧迫,虞姗姗织的是两件套头毛衣,这种毛衣对于寒冷的冬天更加保暖,比作成开衫的好。
招娣拿着毛衣左看右瞧的,嘴里连连惊叹:“三娘,你手真巧,这是怎么做的?这衣服做得真密,摸上手还挺暖和,我看着就是棉线呀,怎么就成一件衣服了。不过这衣服怎么穿呀?”
招娣拿着衣服看遍了都没有看到一颗袖扣,百思不得其解。
“这件毛衣是套头的,从下面这个大口把头穿过去,然后把手从袖子里穿出去。这样冬天就不会冷了,把整个上身整整裹住。”虞姗姗向招娣展示了一下毛衣的穿法。
“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做衣服呢,这样瞧着是方便了很多了,套上就可以了,还省得去扣纽扣呢。”招娣连连惊叹道。
“ 招娣你看看,这么一件衣服卖五、六百文能卖吗?”虞姗姗打断她的思路,对于定价她还要向招娣请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