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发兵(1 / 2)我的首辅生涯首页

半月后,校场。

“今日演武可准备周全了?”校场点将台上,居于中间端坐圈椅上的张明远笑着对侍立一旁的杨忠道。

“已经准备好,大人下令后,随时可以演武。”杨忠恭敬道。

“我可听张秀才说过,杨捕头治军有方,今日我等有幸定要看看杨捕头的手段。”刘青云笑着徐徐说道。

张昭闻言看了看台下列成三个方阵的士兵,见其军容齐整,不由心中大定,这才接话道“刘寨主,大可放心,今日定让你不虚此行。”

郧县的武力分为两部分,一则由弓手与三班衙役组成的甲字营,此营成军最早,战力最强,人数最少,如今由杨锋执掌,可谓郧县的杀手锏,乃是克敌的关键之所在。

二则由流民以团练的名义组成的乙字营,此营战力尚浅,但因为流民皆是失地的农民,老实而易于服从命令,又感恩郧县的活命之恩,平时训练刻苦,如今也颇为可观,此营以杨忠自领。

至于由十八寨民组成的丙字营,由于山寨的寨民平日也需要外出打猎,是故寨民箭术都不错,而且他们更适应荆襄之地的地形,身手矫健,奔跑如飞,个人武力不再话下,只是仅仅半月的训练让他们在列队与阵法上略显不足,此营以刘青云执掌。

而三营建制,是张昭参照营哨制设立,以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

张昭在脑海中将郧县如今的情况与三营的优劣捋了一遍,收敛心神后便听其父张明远笑道“那便开始演武吧!”

杨忠闻言连忙应是,随即他一挥手中的令旗,众人便见从甲乙丙三营各自有一队出列。

张昭看去三队演示的兵器各不相同。

甲队士兵一手握持腰刀一手握着藤牌,由于郧县所在的荆襄之地山林茂密,是故才能凭借一县之地配置如此多的藤牌手。

“挥刀”令旗再次挥舞便随着杨忠的声音在张昭的耳中响起,张昭便见甲队士兵出招了,一招分为两步,第一步抬刀,第二步斜劈,简单而干脆。

甲队演示完毕,张昭便向乙队看去,见其是用枪的。

“咦!此队竟然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枪。”刘青云眼尖不由惊疑出声。

张昭闻言不由赞道“刘寨主好眼光。”

接着解释道“其一种枪身是由一丈八尺到二丈四尺的竹竿所制,俗称竹竿镖。竹竿镖身长而软,重要在善用双足,必须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进退迅速,是竹竿镖临敌制胜的关键。”

“而另一种是木杆枪,枪身较短,而又粗硬,重在十斤出头,没有很好的腕力不能使用,使用时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

“这两种枪是根据士兵的身体情况不同而量身打造的。”张昭最后总结道。

“素闻杨捕头善使杨家枪,想来只有他那样的枪道大家,才会因材施教,量人而用。”刘青云闻言不由赞叹道。

“是呀!”张昭颔首道“杨家枪又名’杨家梨花枪’,相传为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妻杨妙真所创之枪法。据《宋史·李全传》,杨氏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而杨叔所学的便是地道的杨家枪了。”

张昭话落便见乙队已经开始演练,与腰刀一样也是一招,第一步,侧身握枪,第二步,用力突刺。

最后上演的便是丙队的射箭,因为张昭本人便是神射手,所以一看便知士兵拉弓射箭的姿势乃是【大架】。

其动作特点是前、后肩平,两肘尖平,微抬小臂,放松手腕,保持手背与箭平;放箭之后,两臂对称展开成“大”字形。这种射姿用力均衡,舒展美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弓箭的威力。

“大善。”张明远见三队演练完毕不由抚掌赞道。

他可一直担心讨伐龙门寨能否成功,如今见到台下士兵训练有素不由心中大定,对接下来的征讨之事多了许多的信心。

张明远从圈椅上起身,环视台上众人道“今日演武我十分满意,今夜诸位便会领兵征讨龙门寨为我郧县除掉此心腹之患,我身为亲民官无法擅离职守,但我儿张昭素有神射之名,此次由他代表我率领诸位完成此事,我在此预祝大家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张昭闻言知道此时正是激励士气之时不由高声重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