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廖文成还在思考杜浅浅的话。
这些日子,他被安排在京城各个城门口,堵截想要京城求生的流民。
虽然是在行使自己的职责,可看着那些饥民,他心里也很不个滋味。
杜浅浅说的这个,叫做以工代赈,确实是条出路。
京城里需要干的活,其实不少。与其让粥场施粥养着他们,倒不如让他们去做活,给他们发粮食,倒可以一举两得。
不然,时间久了,饥民闹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临近进城的时候,又看见在河滩里,树丛里扎着窝棚住着的饥民,看着自己从官道上过,那眼里都是带着一点希冀看着自己。
许多人还在泥涂里翻芦苇根和河蚌,这些也勉强可以填一下肚子。至于官府设的粥棚,也就糊弄人罢了。
他也不是没看过,跟清水似的能照见人脸。
打马入城,便直奔都尉府。
他现在是五品官,是有资格跟陛下上书的。当然他要是愿意,也可以与燕王世子,襄国公世子简钰等人商量,甚至可以直接觐见陛下。
不过为了不让那些苍蝇一样的言官抓住把柄,还是老老实实的走正常程序吧。
这一晚,都尉府偏房内,灯火直至午夜才歇。他把折子投入谏箧内,才和衣睡去。
每日过了子时,便会有专人从各处谏箧内把折子取出后汇总,送至朝房。由当值大臣审阅归类,再送往大内。
今天值班的是户部员外郎柳山,一份份看过来,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有几份,也是谏善待流民的。他不禁冷哼一声,心道现在夏粮未收,国库空虚,是你们说要善待就能善待了?
看到最后,却有一份让他不禁惊咦一声。虽说也是谏流民折子,但这份折子,可不是单纯的从户部要钱来补贴灾民,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策略和手段。
再一看上折子的人,居然是一个武官。但这个武官的身份还不简单,是镇远侯世子廖文成。那这份折子,自己等人是必须给递进去了。
荣昌帝在上午朝会出来,中午小睡一会后,就是雷打不动的披阅奏折的时间。
这几日,关于流民处置方略一直是重头。但今天这份折子,却大不一样。摒弃了以往一味的扶持救助,儿时提出以工代赈的法子。既把往常需要专门找人做的事情处理了,同时也能安置灾民,一举两得。
“宣廖世子进宫,朕要见见他!”荣昌帝吩咐道。
大内总管不敢怠慢,赶忙让人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