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子摆满月酒,她本来指望着苏老爹能拿点钱出来,至少也表明自己重视这个孩子吧。
可结果,人家只是给孩子买了个小肚兜,说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一顿,根本没有要办酒席的意思。
也是,人家两个儿孙了,多一个也无法带来新奇感,她在生气加失望之余也逼迫自己理解。
不过孩子的满月酒席她还是决定办,她和苏老三吃不了多少,这两年的土豆和玉米粜了一大半,所以手头也还能拿得出几个钱。
本来这事就这样过了,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谨月生了儿子,苏老爹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又是去集市上打银盘,又是收集百家线编金锁,甚至还准备大张旗鼓地办百日宴。每一个行动都如同重锤,狠狠地敲着她的心。
真是同人不同命。
原来人家并不是对新生的儿孙没新奇感,人家只是对她的儿子没新奇感。
她满肚子的火无处发泄,只能对着苏老三又捶又打,指桑骂槐。
恨来恨去,她就恨谨月为什么偏偏要在这时候生孩子,让苏山一直活在她儿子的阴影下。
开学第一天,苏慎带回了一本书给谨月,说是刘校长让带的。谨月接过一看,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在这里,要说知道谨月认识字的还就真的只有刘校长一人,不过那也是无意中得知的。
和人们想象中的乡村教师不同,刘校长观念比较先进,除了偶尔的家访,还有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不过很显然,大部分人对于这些都不以为意,而谨月本身是一个重视孩子教育的人,所以基本每次都按时参加。
她的态度,以及言谈举止都让刘校长觉得纳闷,他没想到在这个年代还有这么知书达理的妇女,不过据他了解,这个女人从小生活环境并不好,也没有上过学。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所谓的家长会,大部分时候其实只有谨月一人。
刘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没想到谨月只是谦虚地说,自己并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
可是苏慎的识字量远远超过了同班同学,刘校长知道谨月在有意隐瞒,不过他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隐瞒,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吗?
谨月在前世读书的时候确实喜欢看文学作品,海明威也是她喜欢的作家之一。
而海明威本身也是一个硬汉。
谨月趁苏老二不在的时候翻阅了一遍,的确,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也有不一样的感触。
正月中旬,下了一场几年来罕见的大雪,庄稼人也借此机会延续了下春节的闲适。
苏老三就没有这好命了,他要和李氏去西畔参加丈母家的三周年祭,李氏本来打算带着儿子的,但天寒地冻加上冰雪路滑,迫于无奈才让苏老太帮下忙。
苏老太虽说身子比以前好多了,但照顾四五个月的婴儿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加上苏山长得又胖嘟嘟的,又因为平日里有点小哭小闹,李氏就马上抱在怀里亲呀命呀地哄,他不喜欢自己躺着,总让人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