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饭,桑溪把饭桌摆在了院子里,在上面摆上了称。
她提前买好了纸当记账本,顾家人没有读过书,对这笔墨这种读书人的东西颇为尊敬,见她拿了本和炭笔,奇道:“小溪,你还识字啊?”
“嗯,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算术》,我看过一些。”桑溪随口扯了一个借口,道,“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弄丢了,我也就看过几页。”
顾大嫂道:“小溪还真是聪慧,自己学都能学会。顾大婶家孩子很小就送到私塾去了,不过学了好几年,大字不识一个。”
桑溪讪笑,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言论。
她转移了话题,道:“一会儿等人来了,我称了重把账记好,大哥和顾怀山帮我放在屋檐下的竹筐里,豆角茄子什么的分开装,沾点水洒洒,可以让菜新鲜些。大嫂让大家排好队,顺便帮我把钱发给大家。”
“好。”顾家三人齐齐答应。
不一会儿,三三两两的,有人结伴而来。
“真的四文钱一斤吗?”为首的一个大婶提着一个竹篮,问道。
桑溪道:“当然,看到我大嫂前面的钱袋子了吗,里面都是准备好的铜板。”
顾大嫂把钱袋子打开,给她们看,果真,一个不小的钱袋子,里面放着满满当当的铜板。那个大婶相信了,道:“好,你们顾家的人果然还是老实可靠。”
她把竹篮里的菜拿出,两捆已经捆得整整齐齐的豇豆和两个长得极好的长茄子,虽然比她用灵泉水养出来的差一些,但是仍旧可以称得上是上品了。看得出来这是个很勤劳的妇女,不仅菜好还给捆得整整齐齐。
“婶子你这菜长得挺好啊。”桑溪一边给她上称,一边道。
被人夸赞,那位婶子乐开了花:“那是自然,我都种了这么多年菜了,这些啊,都是我亲自侍弄的。”
桑溪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道:“菜称好了,一共是三斤,十二文钱,婶子这菜这菜品相好,我再多给你添一文,一共是十三文。”
顾大嫂站在旁边,从钱袋子里数好铜板,放在她手里。
“十三文?!”那位婶子一下子愣住了,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真的有这么多钱啊。”
要知道,村子里的壮年到镇子里去扛货,一天才赚十文钱!而她只不过是卖了点菜,短短一小会儿,就赚了十三文!比那些壮男男人卖力气挣得还多!
“真的,快拿好吧。”桑溪不再多看被喜悦砸晕了的大婶。
“后面还有人卖吗?”
后面原本还在犹豫的人,一看到那位婶子真的拿到了那么多钱,顿时都争先恐后道,“我卖,我卖,我家菜也好!”
“大家一个一个来,排好队,别挤着。”顾大嫂连忙喊道,“不排队的,插队的,菜多好我们都不要啊。”
她跟着桑溪去镇上卖过皂荚皂豆,现在维持秩序已经有了经验,不一会儿,原本还一团乱的人们就整整齐齐地排好了队。
队伍慢慢地动了起来。
桑溪一个一个称好了菜。
“两斤,八文钱。”
“四斤,十六文。”
“三斤,十二文。”
……
桑溪称好菜,顾大哥顾怀山两个则负责拿了菜把菜放在屋檐下,顾大嫂负责给钱,井井有条。队伍井然有序地向前走,原本顾家院子里还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后来不知是不是消息传了出去,人忽然多了起来,队伍甚至排到了街里。
从村子各处来的人看着这长长的队伍,不时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