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随心的武举考试(下)(1 / 2)大明话事人首页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九章随心的武举考试早在大明建国初期,太祖高皇帝虽然曾经宣布过要分文武科考试,但一直没执行武科考试,也就不存在武举。

武举第一个发展节点,是土木堡之变后的天顺年间;第二个发展节点,是嘉靖年间。

当然,如果没有林大官人穿越并改变历史,武举未来还有第三个发展节点,那就是崇祯年间。

从这些时间点可见朝廷对武举的态度,基本都是在军事上出了问题后,病急乱投医一样的搞武举。

在当今万历朝,虽然武举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了,大量模仿了文科考试制度,也有了乡试和会试。

但是到目前为止,大明的武举没有真正举行过殿试,也就是说武举并没有产生过武状元。

目前民间俗称的武状元,其实都只是武举会试第一名而已,只能相当于文科的会元。

如果按照原有历史轨迹,第一个真正的武状元要等到崇祯朝才会出现。

邢巡按大概也懒得多耽误时间,回了苏州就放出告牌,开始考察武举考生。

第一个接受考察的就是苏州府首县吴县的考生,武艺考察时间定在五月二十五日,地点在苏州卫校场。

林泰来带着张家兄弟,把大枪和双鞭这些常用兵器都带上了,早早就赶到了位于城北的苏州卫校场。

“什么?不让带兵器?”林泰来对守大门的军士质问道:“不带兵器怎么演武?”

守门军士懒洋洋的说:“刀枪弓马还有石墩,里面都备着,不须考生自带!”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好奇的打量着林泰来,没见过穿着大袖长衫来考武举的,怕不是脑子进水?

规矩就是规矩,林大官人也只能遵守,只能将双鞭和大枪留在了场外,独自进了校场。

当然军士也没想到,林大官人的大袖里面,还藏着铁指虎。

进了校场后,却见在点将台附近,已经聚了二三十人,正热热闹闹的说着话,这场面与文场考试截然不同。

林泰来走了过去,站在外围观察了一下,就明白了。

这二三十人全都是苏州卫的军户子弟,所以能扎堆聊到一起。

真正的民户报名参加武举的人,似乎到目前就只有他林泰来一个。

武举考试有一个作用,也是为了给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军户余丁一条出路。

而且就像庞司吏所说,一般百姓也没机会接触弓箭之类的,苏州人也爱文不爱武,更没多少人报名武举。

所以武举名义上面向全部民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军户子弟的自留地。

就连苏州城的军户子弟能经过考验,站这里的也不过二三十个人。

毕竟武艺展示是有硬指标的,射箭能不能射中,石墩能不能搬动,都不好弄虚作假。

林泰来转了转,还是融不进这帮军户子弟的圈子去,反而遭到了隐隐的排斥。

毕竟站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争夺武秀才名额来的!

而林泰来这身高这体格,一看就是抢名额的人,而且又不是他们军户的“自己人”,还是个外来者。

仅仅孤立都是小事,甚至有些心思不纯的人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个竞争对手清除掉。

尤其是那些放弃弓马项目,选择参加膂力和武艺项目的直接竞争对手。

虽然感受到了不友好的气氛,但林泰来也没害怕。

今天的考察官可是邢巡按,而他和邢巡按是说得上话的!

但这时候邢巡按还没到场,点将台旁边荫凉地方摆着几个石墩。

等候开考的众人便在荫凉地方,围着石墩说笑起来。

石墩有四种规格,三种常规的分别是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每个石墩两侧都有凹槽,供人上手。

如果不打算考核弓箭,可以选择膂力和其他兵器,这三个石墩就是考核膂力大小的道具。

另外还有一个超常规的五百斤石墩,并不作为常规考核道具。

忽然人群里开始起哄,撺掇一个叫韩元光的汉子,去试试三百斤石墩。

这是个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强壮的汉子,身高只比林泰来矮一头。

站在三百斤石墩前面,韩元光稍稍活动了一会儿手臂,然后掀起下襟,两手把住了石墩的凹槽。

“喝!”韩元光大喊一声,脸面狰狞,双臂用力,憋一口气将石墩搬了起来!

并一直搬到了胸腹之间的高度,然后才将石墩扔下去。

“好!”“威武!”“厉狠!”“服气!”

人群顿时爆发出了一片喝彩声,围着韩元光不停叫好。

只有站在人群后的林泰来轻笑了几声,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堂口前院也有石墩子,不知是几百斤的,但肯定比这个三百斤的大,他就搬起来过。

所以在林泰来眼里,搬起三百斤石墩真不算什么。

韩元光得意洋洋环顾左右,接受众人的吹捧时,恰好看到了林泰来那不以为然的表情。

“你笑啥!”韩元光突然指着林泰来,喝问道。

林大官人最近正是膨胀期,想也不想的回应说:“就是笑你!”

韩元光分开人群,和几个友人走到林泰来面前,威胁道:“你再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