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乔试玩的时间并不长,有了沃兹之前的判断,和布什内尔的极力推荐,只是简单的试玩几下,老乔就知道这几款游戏很适合在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上进行推广。
不过老乔说出的话,却依然带着居高临下的语气。“还不错的几款小游戏,听说这几款游戏都是在Apple II上开发出来的,看来你们的设计师水平确实不错,充分利用了我们苹果电脑的性能优势。”
英豪游戏来的几个人中,赵平年纪最大,又了解灯塔国市场。来之前大家就有简单的分工,赵平会是商务会谈的主要发言者,约翰帮衬,陈兵则保持低调,在关键的时候才会表态,而李世豪则尽量旁听,少说话。
赵平也感觉到了老乔的强势,眉头皱了一皱,却沉稳的只是附和了一句“你们公司的Apple II确实是很棒的产品,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就不再多说。
老乔仿佛没有看到赵平眉头皱起,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你们今天来,是推销你们的游戏吧。既然是用我们的电脑开发的,我们自然愿意给些优待。
这种小游戏的合作,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我和沃兹马上就能拍板。你们是主打掌上游戏机的吧?为了表示我们的友好,我们可以买断你们这三款游戏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发行权。
十五万美元吧,这三款游戏,我们全买了,有了这十五万美元,你们可以在掌上游戏机领域有更快的发展。”
赵平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老乔,你说的价格是一款游戏的价格,还是三款的总价格?”
“当然是总价格,一款给你们五万美金的买断价格,不算少了,这种能够在掌上游戏机上运行的游戏太简单了,我们买断之后,还要进行二次开发的。
听说你们也带了软盘过来,只要我们达成协议,你们留下软盘就可以直接带走现金支票,后续开发的投入,都由我们来承担,不需要你们来再来投入。”
游戏版权的价值差异是非常大的,就像后世的网络小说一样。
同样是100万字的网文,热销的小说仅仅是订阅费用就能月入几万,而销路差的小说,可能完本以后的累计订阅金额也达不到万元。
如果是烂游戏,老乔开出5万美金买断,就绝对算是恩赐,普通一点的游戏,这个价格也能算合理。
但他们这次带来的游戏,却是有机会成为热销游戏的产品,老乔再开出这个价格,就明显是在欺负新人了。
赵平心中很不满,眉头彻底皱了起来“乔先生,我们不准备卖断版权,也不会出售二次开发的权利,只是希望能够与你们达成合作,一起来发行这个游戏。”
版权是很复杂的,一旦授权二次开发,则二次开发后的版权,必然是双方共有的,这会极大的伤害,原始版权方的权利。
“只想合作发行?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苹果公司是电脑系统公司,可不是游戏发行商。
要真想从事游戏软件发行,我们有足够的人手,并不需要从别人的公司拿游戏授权。
我只是看你们的游戏还算过的去,才愿意买断这些游戏,15万美金,足够我组织团队,开发十几款这种小游戏出来了。”
这下赵平的眉头彻底皱了起来,赵平虽然行业经验很丰富,但之前主管的是研发和生产,对于商业谈判的经验,其实并不是很充足,由他来主谈,多少有些赶鸭子上架。
老乔表现的如此强势,言语中表露出对游戏发行业务的不屑,在赵平的感觉中,这次来与苹果谈合作,可能很难有成果了。
但在旁边一直观察,却没有说话的陈兵,感觉与赵平却正好相反,当老乔提出要买断版权的时候,他就知道与苹果达成合作,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老乔给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又在言语中表现出不屑,不过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策略罢了,如果他真的对这三款游戏不感兴趣,怎么可能会开价?
看到场面有些冷场,陈兵就知道赵平还没有反应过来,也不准备再为难赵平,干脆自己主动开始发言,接管接下来的谈判。
“老乔,你说的没错,苹果公司确实不是游戏发行商。但我们英豪公司,也不缺乏游戏发行的渠道,并不需要依赖你们公司的销售网络。”
陈兵突然发言,倒是让老乔愣了一下,之前的介绍中,陈兵是这三款游戏的设计者,所以商务上的事情,老乔一直在对着赵平谈。
老乔略显讶异的转头看了陈兵一样,却发现陈兵也在直直的看着他,两人的一个眼神对视,就都明白对方是意志坚定的人。
不过老乔仍然没有轻易改变态度,继续出言试探“既然你们不缺乏发行渠道,还来找我们做什么?”
与后世人都习惯苹果公司的系统封闭,对平台内所有应用都要雁过拔毛不同,此时的苹果电脑是非常开放的,在苹果电脑平台上发行游戏,根本不需要经过苹果的授权,完全可以由游戏开发者自行进行发售。
陈兵拿起台子上的掌机样品,摆了一摆“这个掌机,过几天就会在电子展上正式发售,大家都是行家,应该能够看出,这三款游戏一定会取得热销。
虽然展会上展出的是掌机,但借助那些零售商销售掌机的同时,推销我们的游戏软盘,也一样没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销售游戏,确实没有必要来苹果公司谈合作,要知道掌上游戏机和电脑游戏在销售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以现在的个人电脑保有量限制,电脑游戏市场,还不值得我们三个股东一起出现。”
刚刚老乔在贬低游戏发行业务,现在陈兵也同样在贬低电脑游戏市场的市场规模。
电脑游戏市场的容量,是受到个人电脑的保有量限制的市场,现在刚刚进入1981年,个人电脑市场其实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