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厂公很焦虑,主动上门(1 / 2)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首页

沉思片刻后,郑芝龙便下令月港岸上的人员查探一下魏忠贤前来的目的。

为了这件事,郑芝龙放弃了带队前往日本贸易的机会。

就在距离月港不远的一处小岛上等待消息。

这件事不搞清楚,郑芝龙始终心里不安。

第二日便有消息传来,说了一些魏忠贤抵达月港后的行踪。

魏忠贤自从抵达月港后就住在月港镇守太监府里,闭门不出。

只是偶尔接待几个当地的朝廷官员。

除此之外,消息中还说,魏忠贤抵达月港后就立刻派人打探甘薯的消息,并且出高价收购一文不值的甘薯。

由于在交易中童叟无欺,引得附近山民蜂拥而来交易甘薯。

最终魏忠贤收购了十多万石甘薯,不知何用。

最后还有一条消息引起了郑芝龙的注意。

就是在魏忠贤派出去收购甘薯的人收购完毕后,代表皇帝传授了当地山民用甘薯制作甘薯粉条的事。

同时,魏忠贤的人还在月港中打探一种叫做玉米的作物和一种叫做土豆的作物种子的消息。

从这条不起眼的消息中,郑芝龙确有些收获。

第一,魏忠贤是奉当今皇帝的命令前来的。

第二,当今皇帝对于西洋之事貌似有所了解。不然也不会知道土豆和玉米这两种东西。

由于郑芝龙长期在海上跑,在南边西班牙和荷兰殖民地的马尼拉与巴达维亚见过这两种东西。

只有远在京城的皇帝对这两种尚未传入大明的作物有所了解,才会派人前来查探寻找。

而这三种农作物都有共性,那就是高产以及抗旱还有不挑地。

“听说大明北方正在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而且波及面很广。”

“所以皇帝才需要寻找这几种农作物种子,用来抵御北方的旱灾?”

“那么,皇帝派魏忠贤来此查探我的消息,会不会也与此有关?”

郑芝龙心中一动,冒出这个念头。

郑芝龙的猜测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从魏忠贤打探这三种海外高产农作物的事,联想到了北方旱灾的事。

旱灾必然缺粮,而自己恰好在这片海域上拥有最强大的运输实力。

若是皇帝希望从海外购买大量粮食,无疑自己是最佳选择。

不得不说,郑芝龙之所以能够一路开挂般的崛起是有原因的。

除了运气好认了个便宜干爹继承了庞大的财富外,他自己聪明的脑子也是主要原因。

从蛛丝马迹之中,就分析出了魏忠贤的来意。

虽然郑芝龙心中有所猜测,但是也无法肯定。

毕竟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已,世间的各种可能有千千种。

不过,这个可能也足以让本就对朝廷有心思的郑芝龙心动不已。

若是这个可能为真,那么这不就是他朝思暮想投靠朝廷绝佳的机会么?

而且还直接进入了皇帝的视线,说明自己在皇帝眼中也具备不菲的价值。

越想,郑芝龙对这个可能越加的怦然心动。

当即下令让岸上月港中的人试探性的与魏忠贤接触下。

反正自己在海上,安全上没问题。

在月港镇守太监府里,看似魏忠贤来月港后没有什么大动作,风平浪静。

但是在镇守太监府里的魏忠贤内心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般平静。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魏忠贤的内心也更加的焦虑。

皇爷给的时间期限本就很紧张,但是在此地待了十多天了,连招安对象郑芝龙一点消息都没打探到。

如何让魏忠贤能够静心。

“废物,全都是废物!”

“这么多天了,连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打探到,养你们还有什么用。”

魏忠贤对着一群前来汇报进度的番子们吐沫横飞。

一群东厂番子面对九千岁的愤怒,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辩驳。

心中也把那个藏得比老鼠还深的郑芝龙骂个半死。

真是岂有此理,堂堂九千岁都亲自来了,不说主动前来迎接。

但是也不能这么无视吧。

也太不给九千岁面子了。

“还待着干什么?”

“时间很充足么?”

“既然岸上查不到消息,那就去海上,再查不到消息就不要回来了。”

使劲的发泄了一会儿,魏忠贤喝骂道。

等东厂番子们战战兢兢的退出去后,魏忠贤无力的坐下来揉揉额头。

缓解下头痛。

其实魏忠贤心里也清楚,短短十来天想要在这件事上有进展也是很困难的。

这真的要凭运气。

毕竟人家是在海上讨饭吃。

运气不好,万一人家此时根本就不在这附近呢?

而是跑到了南洋或者倭岛那边呢?

那么即使在这里耗费个几个月时间都很正常。

理解归理解,但是魏忠贤他心里苦啊!

从京城出发,皇爷总共就给了他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这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还要减去来回路程上至少三个月的时间。

留给他在这里真正完成任务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