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交谈(1 / 2)从娶了盛华兰开始消失首页

不过李正的官到底不是李元自己的,所以这个官职的事情李元也不再多想,还是早点进学,争取早日高中进士。

这个时候想这些也没有意义,以后自己高中,必然当个更大的官。

李元心下思索:还是早点去拜见伯父李承,接受他的教导。李承可在李元婚礼后跟他讲过回京后跟李承学习的,李正也是默认的,因为他当年只是个二榜末尾。

不过,李承早年可是以殿试榜眼出仕为官的,考试的学问自然高得很,跟他学,一定进步飞快,但这学习态度以后可得恭敬认真一些了。

下午,李承派人来叫李元两天后早点去李家祖宅。

…………

两天后,清晨,李家祖宅。

天刚蒙蒙亮,坊门官刚把坊门打开,李元他就到李承家门口侯着了,等李承家的门房把门打开之后,就看到李元一脸虔诚的站在门外,也是顿时吓了一跳。

“我叫你早点来,你也不必那么早就在门外侯着,你说呢?”

李承一脸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表情看着李元。

李元完全没有类似的感觉。

“从今天以后,伯父便是侄儿的老师,老师的吩咐,学生一定会办,老师叫学生早点来,学生就早点来。”

李元一副三好学生的样子让李承心中有些想笑,但听着李元这一番话又有些欣慰。

“早饭用过了吗?一起吃点?”

“好嘞!”

李元立刻跟上。

“…………”

李承眨了眨眼睛,然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郁闷,带着李元一起去吃早饭了。

因为李谦外放为官不在,李承的发妻多年前难产去世后李承也没有再找人,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人,所以这顿饭只有李承与李元伯侄俩个。

食不言,寝不语,吃完早饭后李承擦了擦嘴,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拜我为师,应当知道,我原本是没有弟子的,不过好些年前我在京中,丁忧无聊之下教书的时候,收了一批弟子,授业数年,

之后应召为礼部侍郎,这才到礼部做官,之后便没有收徒,如果不算你那已经外放的表兄,你是第一个。

即为我弟子,以后我自当以严师的身份教你,不可懒散,懈怠!”

“是!李元遵师命。”

……

之后的日子里李元他安安心心的读书学习,跟着李承学习经书,学习考试方法,接受李承在精神上的摧残和一些为官牧民知识的指导。

经过一些事情的打磨,李承觉得李元已经褪去了童子的青涩,变得成熟起来,所以也逐渐将一些朝中的小事告知李元。

李承不仅仅是告诉他,更是询问他的意见和看法,教他看穿其中的利害关系,逐渐的李元快速成长起来了。

......

李家来京后,果然如李承之前所说的一样,整日里有人来见,李元从中挑了一些品性还行的人与之往来,

也开始逐渐的参加一些宴会,诗会,在名望越来越大的同时,李元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人望。

期间,盛家也搬来了汴京。

…………

本来盛家早该来的,只是听说盛家的卫小娘死了,盛弘只得又拖了半个多月才来京。

盛弘的三年任期已满,加上盛弘很会做官、做人,多有政绩,和当地士绅官吏多有交好,又有李家这门亲,考绩评了一个优,被调回了京都,担任从五品的工部郎中,加五品朝散大夫,主经营缮清吏司。

本来华兰还以为盛弘政绩不错,以为他最起码能进吏部、户部等热门衙门,没想到最后到了比较冷清的衙门——工部,华兰于是很不理解盛弘的选择。

李元倒是理解盛纮的想法,因为听李承讲解过了,京城里官家此时已经年老、膝下无子,储位不明,如果他去了热门衙门,万一涉及到夺嫡就麻烦了,还不如在冷清的衙门观望一下再说。

伯父李承经过这么多年在汴京的做官,经常出入内廷,所以对此时的朝廷形势看得十分清楚,兖王和邕王作为此时最热门的夺嫡人选,争斗得十分激烈,

在李承看来邕王年长,膝下子女也多,所以在官家的心里分量更重一些,官家更倾向于传位邕王,但是因为邕王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一直不曾下定决心,放任兖王和邕王相争。

二王相争最后的结果,怕是要出事,李承心中担忧,前朝玄武门之变印鉴在前啊!

李承与李正也多次跟李元说明此时的危险,叫他为人在外谨慎些!

李元此时倒对岳父盛弘的政治敏感性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样盛家才不会在出事之后连累到李家。

盛弘这个人虽然听说在家宅内部的事情上多有糊涂之处,但是对政坛上的纷争看得却是很明白的。

不会冒险惹下大祸,喜欢稳扎稳打,面对上级也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这种人虽然不会成为宰执,但是一样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听李承说盛弘最近凭着李家亲家的身份和工部尚书卢大人‘相逢恨晚’,十分投缘,没有几日就混在了一起。

对于这一点,即使是李承也不得不佩服盛弘的人际手段,即使是借了李家的势。

一开始盛府回京,李元和华兰一起在码头迎接,却没有去盛府一起庆祝,倒不是李元不愿意去,而是因为他当时不得闲,他被李承关在家中敲打:他这段时间‘名声越来越大了’。

再加上盛府刚刚回京事情繁多,所以一直没有登门相聚。

这日,李元总算是解放了,因为李正放假了,把李元从李承那抢回家了。

宋朝官吏休假那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宋朝还有一个特别规定,各级官署,每年腊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办公,回家过年。要等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暑办公。这样,宋朝官吏全年享受的假日实际是九十八日。

于是这日李元带着华兰,夫妻俩一起回了盛府...

“孙儿拜见祖母!”

“儿子拜见母亲!”

“儿媳拜见母亲!”

李元和华兰先是到了葳蕤轩拜访盛纮夫妇,这才和盛弘夫妇一起来到了寿安堂给盛老太太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