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何谓忠臣 良臣?
午后,赵佶书房。
书房内一共只有九个人,向太后坐在屏风后,梁师成站在屏风侧面。
皇帝端坐于书桌后,圆凳五只摆在书桌前。
当朝左相章惇、当朝右相韩忠彦、当朝枢密正使曾布、七品小县令宗泽、七品小县令张叔夜。
还有一人,梁莘。
梁莘没有圆凳,他穿着八品文官的官服,站在赵佶书房的角落处,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有纸笔。
弃鄯州是韩忠彦一脉的主意。
用意很单纯,就是抹去一切关于王安石的功绩与丰碑。
今日论政。
是暗示,也是警告。
至于梁师成,发遣这个词,就是高职低配,梁师成的职司级别,没资格当开封府通判。
赵佶听完,立即就不高兴了。
此时梁莘呢,只是在不断的登记,整理。
当时就有句话。
梁师成回答:“还在统计与测算中,以当下看,远超千万贯之巨。”
韩忠彦先开口了:“臣以为,西北军费消耗巨大,当地民生彪悍,羌人与吐蕃贵族蛮夷之,近些年来天灾连连,民不聊生,当开源节流,放弃鄯州。臣以为,不仅要放弃鄯州,整个河湟都无用。”
此时,韩忠彦明白了,河湟是官家的意思,所以才找了些不得志的七品官过来。
向太后侧头问梁师成:“蔡氏兄弟查抄家产有多少?”
梁莘一口气说了九条。
张叔夜上前准备回答之时,梁师成上前一步:“大娘娘与官家下诏论政,论的是治国之法、护民之方、强我大宋之道。韩相公,此时狂浪,眼中可有大娘与官家。”
韩忠彦猛然间反应过来,那日梁师成单独叫他出来,让他看着蔡京被抄家。
知道这张叔夜是个人才。
说完,从袖子里抽出一本奏疏。
向太后冲着梁师成招了招手,然后吩咐了几句,梁师成走到角落叫梁莘上前。
往前算,重臣有权知开封府的,更多的则是皇储来当这个官,皇帝赵佶此时还没有亲政,大权在向太后手中。
然后,就是长达一刻钟的高论。
开封府这个官,府尹不常置。
梁莘立即回答:“我爹是官家的家奴,我也是。”说罢,垂手立于一旁。
曾布想法很好,融合两脉,共存。
此时,自己是偏向于旧法的。
很快,梁师成在赵佶那边用了印。
两人疯狂的输出,吵的声音越来越高。
作为皇帝最宠的太监,给自己儿子找个活,将来有升迁之路也是常情。
向太后内心是清楚的,早在许多年前,新法一脉就把旧法一脉往死里整的不止一次,而后有反复,但在上一任皇帝期间,新法再次大兴,新法一脉继续把旧法一脉往死里整。
韩忠彦改口了:“臣以为,开封府怠慢了,也影响到了大理寺审案,所以对蔡京、蔡卞二兄弟之案,审的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