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不同的待遇(1 / 2)浴火大清首页

尤其是,在听到对岸清军不仅释放了他们的重伤员以及部分轻伤员,而且还同意德国人用两千套军服、装具交换剩余的德军战俘,这让英、意、奥三国也都看到了希望,纷纷派出代表跟随克里斯蒂安和德军代表随船过河。

虽然这其中有德国礼和洋行经理小克里斯蒂安,同对面清军这支颇有战斗力部队指挥官有着较好的个人友谊有莫大关系,可毕竟这个清国的的军官,也冒着风险解救了他们滞留在天津城内的教徒。

按照释放回来的伤员们说,这位清国军官在礼和洋行解救的人中,除了礼和洋行的职员,还有数十名清国信教的教徒,而这其中还有一位是美国基督教公里会来清国传教的教士,五十五岁的明恩普。

由于担心他不是德国人而会受到不公正的区别对待,明恩普并没有向清国军官表明身份。

这个消息也让联军中的美国军队最高指挥官阿德纳·查菲少将顿时喜出望外,由于明恩普没有表明身份,查菲不便出面,便一再叮嘱德军现在联军中的最高指挥官雷曼上校,代为照顾那位美国传教士,一定要把这位美国公民安全带回租界。

至于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三国指挥官,也想要尝试接触对面的清国军官,看看是否他们也可以付出赎金或者除军火外的一些物资,来换回他们的被俘人员。

所以,当那些舢舨返回时,克里斯蒂安就带着包括德国军官在内的四国联军军官一同来到《北洋武备学堂》这一侧的河岸上。

还在他们在船上时,滕毓藻就已经通过望远镜,远远地看到这几个联军军官乘船过来,他也立刻就明白了这些军官的来意。

现在,武卫军中的管带一级将领,都配发了更加先进的德国蔡司六倍军用双筒望远镜,再不是甲午时期的那种较简陋的伸缩式单筒望远镜了。

只不过,现在武卫军配发的这种西方军队中已经普遍使用的先进的双筒望远镜,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它过于沉重,因为它的壳体是铜制的,挂在脖子上很沉甸甸的,时间一长,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滕毓藻的望远镜,平时都是由跟随滕毓藻卫队一同行动的两个书识放在他们的牛皮背包中携带,包括滕毓藻那把锰钢材质锋利的德制军刀也一样,也是由他们负责保管。

如果说德制军用武器装备有哪一件让滕毓藻吐槽,那就是这种德军军刀。

虽然德军的军刀不仅锋利结实,挂在身上还威风凛凛很有气势,可由于他过于短小,又是单手刀,并不适合参加白刃战,只是指挥用刀,或者在确切一点说,它就是华而不实的礼仪刀具。

如果按照现在滕毓藻的喜好,这把军刀早就被他弃之如敝履了,只不过,有些礼仪场合,他还是必须要携带的。

“琼林。”

滕毓藻放下望远镜,对李玉林道,“一会那几个洋人上岸,只允许小克里斯蒂安和那个德国上校过来,其它几个外国人暂时都只能留在岸边,不允许他们随意走动。”

李玉林答应一声就要跑过去安排,滕毓藻又喊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