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师爷走后,李建乐兄妹把门关上,开始细细打量起这座二进的房子。青砖瓦房,很普通,没啥特别之处。但胜在结实牢固,用料实在。
李建乐走进主院一看,竟还有意外惊喜。家里的家具都是黄花梨,雕工精湛。光是这些家具,都值了。
李建平和李建喜留下来打扫卫生,擦洗桌椅。李建乐和李建安牵着马车,把锅碗瓢盆重新买过,又买了八条被子,四个枕头,四张床单。水桶,水盆,牙杯牙粉,香皂,皂角,棉布巾……,家里用的都买了个遍。
到了下午三四点,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李建乐重新买了一把锁,锁门,回家。
“大哥,去银楼一趟。”李建乐把刚刚收的两千两租金拿了出来,跟银楼的掌柜换了两个小箱子的现银。一锭一百两,一箱十锭,分上下两层。银光闪闪,差点闪瞎大伙儿的狗眼。
回到家里,罗氏已经发了面。晚上吃臊子面。
“今天荷花拿了很多菜过来,还有韭菜,鸡蛋。我们明天包饺子,韭菜馅的。”罗氏边洗碗,边和李建喜说。
“行。我喜欢韭菜。”
吃了晚饭,洗澡后没多久,小妹就睡了。
李建乐拿出两个小箱子,递给罗氏和李新。“爹娘,这两千两银子是今天收的租金。我换成现银。你们收下。”
李新和罗氏一辈子都没见过这阵势,一个箱子,整整齐齐一千两,十个大胖银锭,一个一百两。妈呀!感到快呼吸困难了。
有这箱银子,晚上该怎么睡觉啊?好纠结。
最后,还是李建平,找来一把铁锹,在他们住的那间房门后,撬了一块地砖,挖了两个并排的小坑,把两小箱子埋进去,再回填土,盖上地砖。
“爹,娘,这是你们的私房钱。怎么花你们自己看着办。”李建乐只想让他们安心。毕竟,家有余粮心不慌。
这几天,又是搬家,又是去县城买铺子,兄妹几个连轴转了几天。
“明天在家休息一下。”
第二天,大家真的是睡到自然醒。
家里的事情不多。罗氏主要负责三餐,小妹喂喂骡子和马,当然还有她最爱的小兔兔和招财。
搬家后的第二天,李达把招财送了下来。留进宝在山洞就可以了。
随便吃点稀饭,李建乐兄妹带着糕点和腊肉去了老秀才家。秀才说着好听,生活却过得很是贫困。老秀才体弱,考了一辈子就止步不前了,光靠帮人写写书信,立立文书,抄书,一大家子人还是过得捉襟见肘。
“真的吗?”老秀才夫人一听是过来雇人教书启蒙的,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这时代,读书可费银子。笔墨纸砚一套一二十两,都够一家人嚼用好几年了。
“是的,我们家六口都要学。我们不参加科考,主要是读书识字,能写能算就行。”
“一个月给您二两银子,一天只上早上半天,下午我们自习,六天一休。”李建乐简单说了一下。
老秀才眼睛看了一下礼物,一家人已经大半年没见过荤腥了。(除了李建乐的上梁宴和乔迁宴之外。),再看看妻儿老小,点点头。
“行,从明天开始吧!桌椅板凳,书本,笔墨纸砚,我们都已经备好了。明天敬请夫子光临。”
几个人回到家里,把堂屋边的第二个空间整理出来,让良叔送一张三米长的原木大板桌过来,再配上八个独立方凳。把之前学习的笔墨纸砚,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都拿出来。
付了银子,“良叔,你看一下。”李建乐递过去两张图纸。
“这张叫沙发椅?,就是椅子,但它有靠背。它的椅板上铺有棉垫子,冬天坐起来可舒服了。”
“这个摇摇躺椅,它就是躺椅,只是下面这根木是弯的。”
“你拿回去看看,叫上你的师兄弟们,如果能做得出来,各帮我做十套。”
“哦,对了,良叔,你下午有空吗?过来帮我装个秋千吧!”
“行,装在哪里?”
“我的院子里。靠围墙边这里。”李建乐心想,我才十一二岁,还是小孩呢!
吃过午饭,良叔就过来了。几个人手脚麻利地装好秋千。李建乐还挺满意。付银子。
下午,带上十多斤白米,兄妹几个来到山洞。
住了两三天,李达,张氏和小双已经感受到住山洞的方便。来到这里,吃得好,活也不重,他们都很喜欢。
李建乐点点头,把这小袋子米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养身体,明年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