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三郎得了信便赶回铺子,告诉方婆子等人这消息。
方婆子自然很是高兴,指着铺子后面的空地道:“那回头在这新置两口锅。”
当晚收工回家时,袁未还在烤炉房里备料,听见方婆子回来的声音,便探出头来,问道:“奶,今儿铺子里怎么样?”
方婆子道:“今儿卖得还不错,除了还剩一点米花糖,其他都卖光了,哦,对了,你奶我找到点心师傅了。”方婆子脸上绽放了一个笑容,摸着袁未的小脸疼惜得道:“等那师傅来了咱们妞妞就能歇歇了。”
袁未则笑嘻嘻地道:“奶,我不累。”说着便问了找到的点心师傅是什么情况,方婆子与她说了。
听到说这人入行二十多年后因师傅离世而归乡时,心里还是蛮惊讶的,又听说了那人的工作要求,袁未便鼓了鼓腮帮子,看着自己做的放了一橱柜的点心,心想自己是不是真得拿手艺当手艺?
袁未又一连忙了三天,等到沈师傅来做工后,袁未将红豆沙绿豆沙云片糕那些分给他做,顺道开发了几样铺子里没有的糕点,打算之后开发两套礼盒点心,以后有贵客盈门的时候就可以推荐他们买礼盒了。
年十四的时候,袁大郎将袁二爷等人接到县城里来,准备一起过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杨县令提前叫人定了舞龙舞狮的队伍,又有县里乡绅捐了几场戏,惹得元宵节一大早,县里的三条主街就开始人潮拥挤。
袁大郎笑呵呵地招待进门的客人,一上午就将豆制品卖了干净。
方婆子的点心也卖了一大半,吩咐着让袁三郎在这守铺子,打算先回去吃饭等会再来换他的时候,沈家表伯公和表叔公过来了。
袁大郎忙将他迎到铺子里,沈家表伯公在铺子里打量了一圈,说道:“我们是来给两小子租院子的,路过这里,就来看看。”
袁大郎一听便道:“您二位来县城怎么不来找我?这县里我认识不少能租院子的地方。”
沈家表伯公和表叔公忙摆手道:“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在这儿有小院子出租,也便宜,就没来找你。”
说着他就将话题引到铺子上来,问道:“听说,我们村那个京城回来的点心师傅如今在你们这铺子里做活?”
袁大郎点头道:“是呢,人就在后院里,您二位要不见见打个招呼?”
沈家二人点点头,道:“见见也无妨。”
袁三郎速度快,将后院的沈师傅喊了出来,表叔公便拍着他的肩膀与方婆子等人夸道:“这老小子小我几岁,倒是比我年轻多了,他啊!是个有情有义的,你袁家铺子里能找到他做活,那肯定放心。”表伯公也在一旁应和。
沈师傅忙谦虚了几句。
方婆子和袁大郎则夸赞沈师傅两句,说他的糕点做的好之类的。
袁大郎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这个时间点快到饭点了啊!便招呼他们去吃饭,方婆子不想领着沈师傅去家里。
便道:“直接去酒楼吧,老大家的,你去和家里说一声,让他们去福寿楼吃午食,老三你也别守着铺子了,咱把铺子门关上,吃过午食再来开吧。”
沈师傅见此将后院的灶火熄灭,和他们一起出去了福寿楼。
袁二爷这辈子还没来过酒楼吃饭呢!走在街上看着漆朱的牌匾问道:“去年你们出来玩就是在这酒楼吃的饭吧?”
袁旭点点头,道:“这酒楼正好是我同窗开的!里面菜色不错,爷爷等下多吃一点。”
袁二爷乐呵呵地应道:“好!”
一踏进酒楼的大堂,就感受到独属于节日的热闹。
整个福寿楼的大堂座无虚席,人声鼎沸,说话声、碗筷撞瓷声各类声音不绝于耳。
有店小二跑来致歉:“不好意思,小店现在客满了!几位客官要不等会再来?”
大堂里,袁三郎与他们招手,喊道:“爹,大嫂,我们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