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妖书(1 / 2)古今中外奇案录首页

在宫廷的深处,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原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在慈宁宫默默侍奉着慈圣太后。那天,明神宗如往常一样,前来慈宁宫向母亲请安,恰逢太后外出,神宗正准备离去,却不经意间发现了王氏。她清秀可人,气质独特,神宗瞬间被她吸引,私下与她共度了一段短暂而激情的时光。

然而,按照宫中森严的规矩,皇帝临幸宫女后,应当赐予对方一件信物,作为这段情缘的凭证。但明神宗却认为,王氏是母亲宫中的宫女,这私下的临幸实在是件不光彩的事,于是他选择了沉默,没有给王氏任何信物,便匆匆离去。

谁知,这片刻的风流,竟在王氏的肚子里播下了龙种。慈圣太后得知此事后,虽然自己也是宫女出身,却并未为难王氏,反而满心欢喜地召来明神宗询问详情。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神宗竟然矢口否认自己曾经私幸过王氏。

但皇帝的日常起居,包括性生活,都有专人详细记录,明神宗临幸王氏的事早已被记录在《内起居注》中,无可抵赖。在铁证如山面前,明神宗只得红着脸默认了这段私情。然而,对于明神宗来说,对王宫女的临幸只是一时兴起,新鲜感一过,他并不想为此负责,因此对王氏并无多少真情。

但慈圣太后却是一位贤明的太后,她深知王氏腹中的龙种对皇室的重要性。于是,她力排众议,让儿子立王氏为恭妃,并告诉儿子:“我已年老,尚未尝过抱孙之乐。若王恭妃能生个男孩,这将是宗社的福气。母以子贵,岂能计较原先的贵贱?”

就这样,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宫女,因一次偶然的临幸,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皇室的未来。而这段充满悬疑和曲折的故事,也在宫廷深处悄悄传开,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十月怀胎的漫长等待后,王恭妃终于诞下了明神宗的第一个儿子——朱常洛。然而,尽管王恭妃被立为恭妃,她的儿子朱常洛却始终未能被确立为太子,这一直是宫廷内外议论纷纷的焦点。

万历十四年正月,后宫中又传出了喜讯,宠冠六宫的郑妃诞下一子,明神宗为这个新生儿取名朱常洵。郑妃聪明伶俐,与明神宗情深意浓,两人之间的感情一直维系到生命的尽头。因为郑妃的得宠,她成为了朝野上下瞩目的焦点,但同时也引来了无数人的嫉妒和唾骂。

明神宗皇后无子,而郑妃又深得皇帝宠爱,生下皇子后,明神宗便迫不及待地将郑妃晋升为贵妃。然而,这一举动在朝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学士申时行等人纷纷上疏,指出皇长子朱常洛已经五岁,而生母王恭妃却迟迟未得加封。他们担心皇帝会废长立幼,违背祖宗法制。于是,他们引用祖宗朝立皇太子的先例,强烈请求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明神宗在郑贵妃的蛊惑下,总是想方设法拖延立太子之事。他心中更倾向于立朱常洵为太子,于是想出了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搪塞大臣们的请求。但这一做法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他们坚持要立朱常洛为太子,不愿让皇帝的私情影响国家的未来。

当时,太子又被称为国本,因此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这场斗争被称为“国本之争”。这场斗争持续了十五年之久,使得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变得错综复杂,充满了悬疑和未知。在这场斗争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悬于一线,而最终的结果将决定整个国家的走向。

万历十八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山西按察使府邸内,烛光摇曳。大儒吕坤,笔耕不辍,他正在整理那些历史上鲜为人知的贤妇烈女事迹,欲将她们的光辉事迹镌刻于青史。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完成了《闺范图说》的初稿。

不久后,一位宦官陈矩悄然出宫,偶然间在市集上瞥见了这本新着。他翻看了几页,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决定买下此书,带回那深宫之内。

郑贵妃,宫中权势滔天的人物,一日在陈矩的呈献下,看到了这本《闺范图说》。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觉得此书或许能成为她提升地位的契机。于是,她密令心腹增补了十二位女子的事迹,以东汉明德皇后为开篇,而她自己则巧妙地成为终篇,更是亲自撰写了一篇序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书中女子的赞美与向往。

随后,郑贵妃暗中指派她的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对《闺范图说》进行了重刻,推出了第二版。这一版与吕坤的原版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背后的动机与目的却截然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版书逐渐被世人混淆。有人以为第二版是吕坤的原意,有人则误以为郑贵妃的增补是锦上添花。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游戏中,真相逐渐被迷雾所掩盖。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刑部侍郎吕坤怀揣着一封沉甸甸的奏疏,踏入了紫禁城的深宫之中。这封奏疏名为《天下安危疏》,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他恳请明神宗能够节俭用度,停止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以期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这封奏疏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吏科给事中戴士衡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借题发挥,上疏弹劾吕坤,指责他心机深沉,怀揣祸心。戴士衡更是翻出了吕坤早年的着作《闺范图说》,声称他以此书为媒介,暗中结交宫闱,企图讨好郑贵妃。

吕坤如遭雷击,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平白无故地背上这样的罪名。他立即上疏为自己辩护,解释《闺范图说》只是他在万历十八年担任按察使时,为了宣扬女教而刻印的四册书籍。他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绝不可能预见到这本书会被人改头换面,更不可能借此结纳宫闱。他恳请明神宗能够洞察真相,下令检查他所刻的《闺范》与郑承恩所刻的《闺范图说》,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整个事件牵涉到了郑贵妃,这使得明神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选择了装聋作哑,对吕坤的奏疏置若罔闻。紫禁城的深处,阴谋与权力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吕坤紧紧地束缚其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孤独,而真相似乎也越来越遥不可及……

未曾预料的是,平静的京城上空再次乌云密布,一位化名为“燕山朱东吉”的神秘人物特意为《闺范图说》撰写了一篇题为《忧危竑议》的跋文,这篇文字如同瘟疫一般在北京街头巷尾迅速蔓延开来。这个“朱东吉”之名,寓意指向朱家天子的东宫太子必将大吉大利。“忧危竑议”四个字背后藏着深意,它旨在扩展吕坤当年上奏的《忧危疏》所涉及的敏感话题,特别是那份奏疏并未提及立储一事。

《忧危竑议》采取了扣人心弦的问答体裁,通过对历代宫廷中嫡子与庶子废立之争的深度剖析,隐约指向了当时举国关注的“国本”问题。文中暗示,《闺范图说》以汉明德马皇后为首,讲述其从宫女晋升至皇后的故事,吕坤这样做疑似谄媚于郑贵妃,而郑贵妃重新刊印这本书,实际上是为其子谋划太子之位的隐形布局。此外,文中还指摘吕坤在其《忧危疏》中列举国家种种隐患,却唯独回避了至关重要的立储议题,其用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时,文中还罗织罪名,宣称吕坤与外戚郑承恩、户部侍郎张养蒙、山西巡抚魏允贞等九人结成了朋党,一同依附于郑贵妃羽翼之下。

这篇匿名文章一经曝光,立刻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野上下炸开了锅。不明真相的民众纷纷将矛头指向《闺范图说》的原着作者吕坤,使得吕坤顿时陷入了惶恐与不安之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滔天巨浪,吕坤承受不住巨大压力,只能借口抱病,请求辞官归乡,以避这场不知何时才能平息的风暴。

夜色沉沉,紫禁城的宫灯摇曳,映照着明神宗铁青的脸。一本名为《忧危竑议》的册子在他手中颤抖,内容刺痛了他的双眼,令他怒火中烧。然而,他深知,这事若闹大,必将引起轩然大波。

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此刻也是坐立不安。他在《忧危竑议》中被人指名道姓,犹如被放在火上炙烤。他的心中疑云密布,开始怀疑这册子背后的黑手,莫非是戴士衡和全椒知县樊玉衡?

在此之前,樊玉衡曾公然上疏,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并直斥郑贵妃的不是。这一举动,无疑让郑家与樊玉衡的梁子结得更深。

明神宗虽恼,却不愿将事情扩大化。他亲自下旨,称《闺范》一书乃他赐予郑贵妃,书中内容与《女鉴》相仿,意在供郑贵妃日夜阅读。而后,他下令逮捕樊玉衡和戴士衡,二人经受严刑拷问,最终因“结党造书,妄指宫禁,干扰大典,惑世诬人”的罪名,分别被发配至广东的雷州和廉州。

吕坤,因已病退,得以幸免。自此,他闭门不出,专心着书讲学,二十年后,悄然离世,留下那本着名的《呻吟语》。

戴士衡的命运则更为悲惨,他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死于遥远的廉州。

明光宗即位后,曾有意起用樊玉衡为南京刑部主事,但樊玉衡却婉言谢绝,不愿再涉足这险恶的官场。

第一次“妖书案”如轻风拂过湖面,明神宗巧妙地掩盖了风波,政坛上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而那本神秘的《忧危竑议》,其真正的作者如同鬼魅般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无人知晓。

然而,六年后的第二次“妖书案”却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曲折离奇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仿佛是一场精心编织的悬疑大戏。

在讲述这起案件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那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明神宗对于立太子之事犹豫不决,他心中所想的,是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在封建皇朝中,嫡长制如同铁律一般不可动摇,太子之位必须属于皇后所生的嫡子,若无嫡子则立长子。而当时的皇后尚在,这使得明神宗的计划变得棘手起来。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明神宗想出了一个办法——等待原配皇后去世,然后扶郑贵妃为皇后。这样一来,朱常洵的身份就会从“庶子”变为“嫡子”,从而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基于这样的打算,明神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采取了拖延战术,一直拖到郑贵妃能够成为皇后为止。

命运似乎并不站在明神宗这一边。皇后身体健康,长寿不衰,而且她对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疼爱有加。这让明神宗的计划变得愈发困难起来。他几乎得罪了所有的人,只为了一己之私,但却不敢在败坏祖制这条路上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