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开辟小福地(1 / 2)邻村有个猫土地首页

当长风县来的那一大群人走后,烟霭村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之中。

与之前不同的是,县太爷走前许下了承诺,看在烟霭村百姓协助抗倭事务的份上,会给烟霭村拨下一千斤粮食作为赈灾款。

这笔赈灾的粮食,按道理讲是存放在县衙仓库中的,专门应用在赈灾等突发事件上的。

烟霭村被黑蟾老母围困一年,早就符合了下发赈灾粮食的标准。

只可惜,县衙拨款看的不是发没发生天灾人祸,必须得是掌控拨款权力的县太爷点头,不然没人敢动这县衙里的赈灾粮食。

在绝大部分地区的县衙,每年都会在税收里添加得额外征收的赈灾粮,但正当灾年来临时,该发的赈灾粮基本上没有好好发放的。

老百姓也不知道,这些收缴上去的赈灾粮食,究竟是好好堆放在仓库里,还是说变成了那些官老爷身上的绫罗绸缎。

烟霭村能得到这一千斤赈灾粮食,那还是因为县太爷亲自来这里走了一遭,烟霭村又有立功情节,再加上时茂这个土地神的影响力确实巨大,多种原因互相影响下,烟霭村才能弄得这点儿粮食。

“烟霭村终于能过了好年了。”

虽然说这一千斤粮食能送来的原因复杂,但对于绝大部分烟霭村居民来说,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挑粮的担子再怎么重,在名为幸福的驱动力下,挑担百姓的脚下那都是一路生风。

“一千斤粮食很多吗?”

看着正在村里分粮食的牛长世,时茂轻声嘀咕着。

烟霭村派了八个青壮去县城挑粮食,每人都挑了差不多一百二十五斤左右的稻谷,八個满满当当的担子看起来相当唬人。

稻谷要变成稻米,首先得进行脱壳处理,这一步骤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损耗,从这个角度来算,县衙拨下的赈灾粮绝对没有一千斤。

而烟霭村老百姓,要用这不到一千斤的粮食,渡过一整个冬天。

烟霭村的冬天不算短,当大雪降下后,这里至少会封冻近两个月的时间。

在时茂穿越之前,他读过一本名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的书,书中对居民的营养摄入结构,与营养摄入数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导。

书中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26斤-2.521斤食物,主食应该摄入250-400克。

用这个理想化的食物摄入量算,两个月的冬天中,抛开其他类型的营养摄入,烟霭村至少需要三千斤的粮食作为主食。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千斤粮食完全不够烟霭村消耗的。

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惊人的,在这个贫苦年代,烟霭村的老百姓不用去研究什么膳食营养平衡,只要有口吃的,自己饿不死就行了。

他们会一手神奇的粮食增加术,一千斤的粮食在劳动人民手中,会变成一千五百斤能饱腹的好粮食。

只要在脱谷壳时,将那些磨下来的谷壳子保留,然后混入打磨好的大米中,就能让米多起来。

在煮饭时,尽量煮粥,而不是吃粒粒分明的大米饭,这也是一个让粮食更耐吃的好办法。

再有就是把槐树叶晒干混入米中,或是掘一些植物的嫩根,扣一些能嚼得动的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