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闻言便是犹豫了起来,而阿改便是自己站起身大声道:“我忤逆弑主罪无可恕!只求速死,太原公的恩德心领了,只是却也没必要了!”
说着便是主动的转身向着外面走去,刘桃枝看向高洋,高洋也只能是看起来似乎颇为惋惜的摆摆手,于是刘桃枝无言的躬身行礼,随后便是转身也走出了柏堂。
片刻之后,只听外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刀剑声,随后一声闷响,便是恢复了沉寂。
然后便见刘桃枝带着些许杀气和阿改的头颅走了上来,给高洋展示了一下,高洋叹息了一声:“厚葬。”
刘桃枝应了一声方才是下去,见到这件事结束了,司马子如观察了一下气氛,方才是开口道:“太原公仁厚,亦是无需为此等悖主狂徒伤怀,杨侍中所言不错,凡事还是应当遵从法纪,那么大将军之事,我等已经知晓了。”
高洋闻言精神一振道:“请诸位前来,便是来做个见证,大兄之事终究还是太过突然了,我年岁尚浅,资历不足,难免要劳烦几位。”
众人急忙的便是拱手称不敢,随后高洋便是严肃道:“实则还有要事相托,大兄一走,此时邺城内外乱作一团,正是需要诸位同心协力,此乃危急存亡之时也,还望诸公助我,安顿乱象!”
高洋说着,便是对着司马子如等人躬身一礼,司马子如等人便是急忙的起身回礼:“不敢,但有太原公所命,我等岂敢不从!”
高洋面上没有表情,实则心中则是微微一松,有了这句话,才算是放下心来了………
于是高澄的死便是被定了性,在高澄的四个儿子的见证下,在邺城四贵的见证下,高澄的死因被彻底的调查清楚了。
武定七年八月初八戌时,高澄急召散骑常侍陈元康,侍中杨愔,黄门侍郎崔季舒至城东柏堂,谋划代魏自立之事。
膳奴兰京,因受高澄羞辱,谋图南归,伙同同伙五人行刺高澄。
事发之时杨愔第一时间逃走,因为走的太过匆忙,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只穿了一只便是跑出去求救,跑到了城西双堂向太原公高洋求救,高洋当即调兵前往柏堂救助高澄,只是可惜来晚了一步。
而此时柏堂之内杨愔逃走之后,崔季舒慌乱之下因为熟悉柏堂的地形,于是躲进了厕所之内,也逃过一劫。
散骑常侍陈元康则是挺身而出与暴徒搏斗,试图为高澄逃跑赢得时间,然而高澄太着急,从床上蹦下来的时候一时间崴了脚,于是只得慌乱之下躲到了床底下。
这个时候陈元康已经被兰京一刀划破了肚子,失去了行动能力,而听到动静赶来的两个侍卫纥奚舍乐和王纮寡不敌众,一人当场被砍死,另一人被砍中大腿负伤。
暴徒们掀开了胡床,将躲在里面的高澄当场乱刀砍死,直到厨房总管薛丰洛带着众人拿着棍棒菜刀赶来,方才是将兰京等人按住擒下。
高洋带兵赶到,将兰京等人当场砍死碎尸,接管了整个东柏堂………
至于兰京刺杀的原因,是因为高澄拒绝了放他南归的要求,所以怀恨在心,伙同五人以及太原公高洋的贴身侍卫阿改,谋划同时刺杀高澄和高洋,然后南归。
合情合理合法,甚至高洋本人都是一个受害者。
过去的事情商量定了,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事情,高澄丢下的这一堆烂摊子总要有人解决的。
所以此次大会的第二项进程很快便是被抬了上来,这次反倒是由高岳率先开口:“如今并不安生,太原公抢先一步封锁消息是对的,只是………恐怕拖不了太长时间。”
高澄死的太突然了,动静闹得那么大,高洋虽然及时的出面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疑虑,但是实际上高洋的解释未免有些太苍白了,闹了这么大动静最后高澄连面都没露,也没有什么别的命令,也没有召见什么人………
太反常了,一天两天还好,如果高澄长时间没有露面的话,这个消息根本就压不住!
所以现在对高洋来说,最欠缺的就是时间!在高澄的死讯掩盖不住前,高洋需要尽快的接手高氏的所有产业,越快越好越稳!
高洋先是简单的把自己的布置跟众人说了一下,高洋在高澄出事的当天晚上便是迅速做出了反应,由大将军府督护唐邕接管了整个邺城的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