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付燚脱口而出想要用“奇变偶不变”来一探究竟之时,眼见着付燚眼中疑惑之色越来越浓的王甫却是先行开了口。
“哎。”王甫轻叹了口气,又看了看不远处的中军帐,随即说道:“多的细节,你也无需知道。你只要知道糜芳、博士仁等人才被关将军申斥过一番,心中难免生出怨怼之情,留在后方,实属无奈,却是不足信任之辈也。”
虽然王甫没有明言,但作为后世之人的付燚哪里会不明白这其中的细节。
无非就是糜芳和博士仁这些年贪污了不少的钱粮军械,这回打大仗了,粮草军械却是不济,甚至两人还用了一场大火来销毁罪证。
因为军械被毁,却是生生拖延住了大军进攻襄阳和樊城的脚步。
要不是天降大雨,大军有了水淹七军之胜,或许此时关将军便已经因为军械的短缺而被迫拔营了。
为了安抚住众军的情绪,关将军不仅申斥了糜芳和博士仁,更是向众将承诺,在归师之日就要处置了两人。
从关将军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在给两人放水,大军归期还有这么长的时间,你们还不赶紧戴罪立功。
可在糜芳和博士仁的心中,却是惶恐异常——没办法,这个窟窿太大了,根本填不上。
于是,恐惧之下,怨怼之心也就生了出来。
作为旁观者的王甫,也是清醒地认识到了两人已经不足信任。历史上,王甫也是建议过关羽用都督赵累替换掉糜芳的位置,以保证江陵城的安全。
只可惜军中缺将,关羽自然也是没法答应。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关羽的心中是愿意相信自己的老伙计们的。毕竟糜家也好,博士仁也罢,那可都是跟随着自己三兄弟一起颠沛流离过多少年的,怎么着也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犯错误。
眼见着关羽劝不动,王甫也只能寄希望于关羽的判断是对的了。
只是,如今随着付燚的横空出世,王甫的心思却是又活络了起来。
自然而然地,王甫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身上。只是不知道,历史上,王甫有没有交代那位率军而归的裨将,关于糜芳的事情吧。
想必是不会吧。
毕竟,不是所有的裨将都能有付燚这般的能力与大局观,也更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有付燚这般的知忠明义。
能力自不必多言,若是江陵果然有所异常,只有付燚这样有能力之将才能力挽狂澜。
更关键的却是付燚的知忠义和识大局,若是江陵最终安然无恙,也只有付燚这样知忠明义且识大局之人,才不会将王甫交代监视糜芳的事情公之于众。
身为汉朝的一员,面对有着汉朝原始股份的糜家,王甫不能不有所忌惮。
很显然,付燚在帐内短短不过一刻多钟的表现,不仅征服了关将军,就连王甫也对其十分看重。
于是,原本已经决定听天由命相信关将军判断的王甫,却是鬼使神差地将希望寄托到了付燚的身上。
但不管怎么说,王甫的谋划倒是与付燚自己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