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分座之后,又是一番客套话,听到韩父一口一个王内侍,韩云启心中疑惑,小声朝着一旁的陈氏询问之后,一下惊的瞪大了双眼,竟然是他!
眼前这位一脸阴鹫的尖嗓子的人,便是在赵匡胤死后,立即改换门庭,成了赵光义的宠臣的王继恩!
这算是自己来到这里,见到的第二个有名的人物了,当然,虽说是臭名骂名,但也不妨他出名啊。
韩云启清楚的记得,野史记载,有个叫斧声烛影的疑案,其中便有这位太监的身影,当然这个说法毕竟出自野史,准确性有待考究,但是其中有一段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样讲的。
宋开宝九年的一个晚上,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身边的随从都被赶了出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好像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天夜里有人就发现,太祖皇帝驾崩了!
随后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没想到,王继恩出去之后,却是去了晋王府,告知了晋王。
宋皇后见赵光义到来,大吃一惊!,便意识到大势已去,随即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
这便是那段悬案的由来了,总之,这王继恩算是在里面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正是赵匡胤登基的当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十六年之后,这位雄主便会死的不明不白,改由赵光义荣登大宝了。
可是,真的没有变数吗?
回到现在,可能是韩云启打量的太过明目张胆,王继恩眼光一扫,看到一个年纪不到的英俊少年,此时正仔细的打量着自己,似乎是对自己颇为的好奇,王继恩本就是被切了一刀的人,对别人的眼光很是敏感,所以便有些不快。
“幺,这位少年郎长的好生英俊,咱家看了心生欢喜,却不知少年郎为什么用这样的眼神,莫不是在笑话咱家吗?嗯~~~~~?”
笑呵呵的讲到最后,语气就变成了一种厉色的质问口气,同时眼中寒光一闪,本就阴鹫的脸庞,看的让人更加不寒而栗,如同被毒蛇盯上了一般。
在王继恩看过来的时候,韩云启便察觉到不妙,知道自己上下打量的的太过肆无忌惮,这个阉人现在生气了,这可有些不妙。
这王继恩是皇帝近侍,每日陪王伴驾在左右,得罪了他事小,但是他要是每天在皇帝跟前吹吹风,说说坏话,那可就糟了,自己来这还没好好享受一番,可不想这么早就OVER.
脑中快速的回忆到他的平时事迹,眼珠一转,心里便有了计较,装作一脸懵懂无知的表情,朝着王继恩憨声讲到。
“您就是王大官人?,听我父亲说王官人颇有胆识,又善于行军布阵,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好手,没想到今天有幸见到王大官人,看的仔细了些,没想到大官人目达耳通,洞察秋毫到如此地步,还请大官人不要见怪”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王继恩听到如此赞扬,还是出自一个看似心醇气和的少年,一番发自肺腑的赤忱之言,怎能不喜,激动的脸都涨的通红。
“好好好,咱家今儿个真是来对了,能听到如此夸奖,真是愧不敢当啊,韩大人,这位小公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