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文坛后起之秀(1 / 2)1983:我真没想当文豪首页

《收获》杂志社。

自七月刊问世以来,编辑部却是再一次火热,一封接一封的读者来信纷至沓来。

满载着读后感的共鸣、评价的火花、建设的建议,还有不少直接飞向作者心田的温暖话语。

这事儿,对这些编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很少能激起新的涟漪。

但是对于新人程泳新却不一般。

此刻,他正埋头于信件堆中,惊喜地发现,《活着》这部描绘近代农村沧桑巨变的小说,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赞扬——它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既沉重又真实,让人在富贵老汉的坎坷人生中,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也引发了对“活着”二字的深刻思考。

“嘿,各位同事,听我说,《活着》这回可火了!”程泳新在办公室里兴奋地喊道,“我手里这些信,几乎每封都提到了这本书,你们那边咋样?”

话音未落,四周便响起了共鸣,原来,大家的情况如出一辙。

更让程泳新没想到的是,“蓬莱”这位初出茅庐的作者,竟也收获了众多读者朋友的青睐。

四百多封信里,竟有八十多封是专程为他而来,这对于一位只发表了一部作品的新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爱屋及乌,读者们对作品的喜爱,也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作者本人。

当然,有赞美就有建议。有读者觉得“蓬莱”的文笔虽质朴易懂,但文学性稍显不足。

甚至有幽默的读者调侃说,这更新量,是不是藏着多挣稿费的小心思呢?

这些声音,虽带有一丝挑剔,却也透露出读者对作品的关注与期待。

而随着《活着》影响力的持续发酵,好事接踵而至。

《皖城日报》和《苏省日报》纷纷抛出橄榄枝,要求转载此文,并紧急询问作者信息。

这速度之快,让杂志社上下喜出望外,毕竟,如此迅速的转载响应,实属罕见。

一时间,整个杂志社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活着》不仅成为了本期的明星,更仿佛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可能。

…………

七月末的京城,暑气依旧蒸腾。

情场得意的方唐镜,事业上也是颇为顺利。

“小方,有你的信,快来拿一下!”门外传来邮递员崔皓元的大嗓门。

“好嘞,马上来!”方唐镜放下手中的笔,快步走出房间。

只见崔皓元正从自行车后座解开一摞信件,笑容满面。

“崔哥,这...都是我的?”方唐镜望着那堆信件,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崔皓元哈哈一笑,把信件递给他:“没错,小方,你可是火了!这是杂志社转给你的读者来信。”

方唐镜接过信件,信封上“蓬莱老师(收)”、“方唐镜(收)”的字样映入眼帘,他不禁嘴角上扬。

心里美滋滋的:“我也有这么多读者了啊。”

随即又打趣道,“看来我得考虑买几套四合院来装这些稿件了。”

“行了,美的你了,今天信件多,我得赶紧去下一个胡同。”崔皓元拍了拍车座,准备离开。

“崔哥,慢走,路上注意安全!”方唐镜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