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白居易又回到了朝廷,做了刑部侍郎。但白居易因不愿卷入朝廷的纷争与权力斗争,他选择以病假为由,退居至洛阳,担任一个清闲的官职。正式这一举动,使得他能够在动荡的朝廷中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宦官势力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
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郑二人是因为王守澄的引荐而得以进入朝廷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事不易引起宦官们的警觉。
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病,一日后便在去世。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廿一,文宗与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前往观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前去左仗视察,众人回报那不是真甘露。
文宗刻意派仇士良等一众宦官前去查验,李训等人事先暗藏甲兵,以伏杀宦官。仇士良抵达后,看到韩约神色惊慌,又发现周围有伏兵,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内殿。李训见状,叫金吾军上前护驾。金吾军及其他举事兵卒虽然杀了少数宦官,却阻止不了宦官带走文宗。
仇士良等人挟持文宗返回内殿后,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举事兵卒溃败。李训逃出长安,但最终被捕杀。仇士良等人又密令凤翔监军诛杀在外地的郑注。此次事变中,死者数以千计,除李训、郑注外,李训党羽多人被捕杀,宰相王涯、舒元舆等人被腰斩,“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疑,妻女不死者没为官婢。“史称“甘露之变“。牵涉者的一些家属投奔了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但当刘从谏的侄子和继承人刘稹于844年败亡后,他们仍遭杀害。宦官认为文宗事前已知悉李训、郑注之谋,对文宗不满,文宗此后更受宦官压制,郁郁而终。】
唐-李世民:之前不还是宪宗吗,怎么就到文宗了?
日暮西山:中间还有一个唐穆宗和唐敬宗,但这个穆宗不说也罢!不是什么好家伙,推行消兵之策,让之前削藩的成果付诸东流了。
归长安:确实,他上位后沉迷游玩无法自拔,之后又沉迷于丹药,做了四年皇帝就挂了。
日暮西山:敬宗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宦官干掉了,死的时候才十八岁。
汉-刘彻:唐朝果然厉害了,宦官都可以干掉皇帝了,而且隔三差五就干掉一个!
此刻,唐穆宗、唐敬宗、唐宣宗三人的心中五味杂陈,如今这朝堂上根本由不得他们,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皇帝之位宛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这皇帝,他们当得何其艰难。
【公元842年会昌二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从刑部尚书的位置上退隐下来,在洛阳履道里购买了自己的私宅,从此醉心于自己的私家园林;以诗、酒、禅、琴、山水,进行自娱自乐,当然也少不了乐妓;并时常与刘禹锡等人进行诗歌的唱和。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身在阡陌,但是依然心系朝堂,就在他来往于洛阳市区履道里的家中和龙门香山别院之间,亲眼目睹了位于龙门伊水河的八节滩,暗礁众多,从上游行来船只,经常在此出现翻船事故,造成人员或货物的损失。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去职多年,但是目睹此情此景,还是依然放心不下,凭借他在官场的影响力,四处游说,筹措资金,来排除伊水中的险滩暗礁。功夫不负有心人,离世前的白居易终于完成他为百姓做的最后一件实事,为此他还赋诗感叹到:“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的谥号一经爆出,惊爆整个大唐,那些诗人受到的震动尤甚。
“文”是文官最高的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无数文官,做梦都想要这个东西。
整个大唐只有两位文公,一个是韩愈,一个是白居易。
文采比白居易好的没有他官运亨通。官运比他好的,文采又没有他好。
无数诗人,心里羡慕又嫉妒,白居易怎么这么全能,命怎么这么好?居然还能让皇上亲自写诗来悼念!
整个大唐有这种待遇的人寥寥无几。就算后来大唐已经衰落,不算盛世大唐了,可那也是至尊的皇上啊!
尤其是杜牧,简直酸得要命。他最多只做到了四品官,白居易最后居然做到了二品,太气人了!
可转念想想,白居易情商高,在哪都混得开。再说了,他位居高位,却不贪恋浮华,面对漩涡能够急流勇退,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