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红军言传身教,相信会有一大部分俘虏会转变思想。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有一些士兵不愿意加入,也没有关系,放了就是。
还别说,几个团的领导非常认同李福生的说法,这个方法很好。
现在的红18师,实力可是强了一大截,兵力超过了6000,就算是面对敌人一个旅,都敢正面杠,就别说那些民团了。
部队中午顺利渡过乌江,快速向西进军,在黄岩岗碰到了一个民团,52团毫不客气,两个营直接围了上去。
只打了十几分钟,民团就受不住了,四散奔逃。
300多民团,被俘虏了200多,同样,一个都没有放,全部带着了。
开始时,师首长还有点担心,这么多俘虏怎办?
可是也就两天,很多好处显露出来。
首先是粮食,民团中很多都是当地人,熟悉地形不说,跟百姓也熟悉。
比较机灵的俘虏帮助部队去百姓家宣传,采购粮食。
再有就是,在他们的带动下,短短两天行军的时间,竟然有100多当地青壮加入了红军。
连带着俘虏的工作好做了很多,这样的部队哪里找。
相比较红军,那些什么湘军、府军,甚至黔军都是土匪。
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红军为什么这么难打,为什么有这么多百姓喜欢。
既然都已经在红军队伍里了,那还犹豫什么,一起干吧。
历史时空中,二六军团在黔北扩军5000多人,就是因为工作做得好。
他们也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后,兵力不减反增的部队。
三天后,到了清溪,又是一个大惊喜。
周边村里有500多游击队员出来帮忙,百姓则是更多了,上千人。
粮食早就准备好了,甚至还有肉,住宿的地方也安置好了。
后来一问,才知道,李福生带着部队先后来了好几次,不但留下了战士,还留下了武器,建立了十多个基层组织。
张师长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几个纵队领导这么喜欢李福生。
这个小子确实是个能人,不知不觉,竟然做了这么多事。
部队在清溪短暂休息的几天时间,又有300多名队员加入了部队,这下师首长更加高兴了。
这才多长时间,红18师兵力增加了一倍,怎么能不高兴。
李福生是个福将,确实要好好表扬。
可惜,李福生不在清溪,师首长想表扬都找不到人。
侦察营已经到了桐梓西的黄瓜山,这里距离赤水河不到10里,李福生必须确保渡口的安全。
侦察营来源比较复杂,突击队大部分战士编了进来,编成了侦察连,连长白帆,从一大队刚调过来。
师部侦察排的战士和纵队警卫排,组成了侦察营二连,突击连,连长杨东,红18师的老战士。
三连更杂,特别挑选出来的老红军战士30多人,经过审查的俘虏50多人,游击纵队50多人,还有54团抽调出来的一个警卫排30多人。
三连也是兵力最强的一个连,160多人,所以被命名为特务连。
这是李福生有意如此,侦察营不一样,三个连要有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