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宾介绍完公司艺人后,吴韬安排了酒会。
众人移步宴会厅。
吴韬采用《琵琶语》作为酒会的开场音乐。
演奏结束后,酒会正式开始。
背景音乐转换为民俗乐曲。
随着交响乐团的演奏,古筝等民乐乐器与古典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协同作战。
中西乐器风格在此交汇,迸发出别样的风采。
在这种氛围下,吴韬举着酒杯,轮流跟众人敬酒交流。
跟国师等人打完招呼,吴韬往韩董那边走。
李樰等人则是分别带着艺人去应酬。
酒会上的焦点除了吴韬,还有中影和上影的两位巨头。
韩董和任董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在哪里都那么引人注目。
身边围绕着不少想跟他们套近乎的演员和导演。
韩董瞅见吴韬过来,主动迎上去。
表示对吴韬刚才说的新人扶持计划很感兴趣,想了解下详细情况。
吴韬将他先前与新人导演合作的计划大致跟他们讲解一番。
这个计划的核心要点有两个。
一是扶持新人导演和演员,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
二是通过资金扶持,探索国内制片新模式。
听到探索新模式,韩董非常感兴趣,对此提出疑问。
吴韬先总结了目前电影电视剧制片模式。
好莱坞是剧本中心制,而剧本被制片掌握。
东瀛是七大电视台牵头的流程化编剧挑选模式,制片人定主题,编剧写本子,导演拍摄。
南韩是编剧中心制,编剧自己组团队写本子。
国内则以导演中心制为主,部分时候是资本中心制。
随后点明国内导演中心制这一模式的弊端。
就目前来看,国内影视制作的成品过于依赖导演的个人才干。
在剧本修改上往往是导演灵机一动,就要改本子。
有的剧组更过分,演员、投资方等都可以改剧本。
原本的剧本还算中规中矩,改完之后乱的一匹。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影视剧创作何时能重振雄风?
国内为何不能尝试走走制片人中心制的新路线?
面对吴韬发自内心的提问,韩董等人沉默不语。
自从《英雄》之后,国内少有能跟好莱坞大片打擂台的作品。
其原因如何,韩董他们怎会不知。
可国内影视行业发展这么多年,能有几个海岩、王朔、刘和平?
又有几个制片人能全程盯着影视创作,真正压知名导演一头?
况且圈内论资排辈的风气盛行。
新人编剧的好作品极其容易被摘桃子,新人导演没人投资。
创作积极性被打压,导演和编剧沦为熬资历的重灾区。
对于新人出头极为不利。
看众人沉默,韩董站在投资人角度说明他们的顾虑。
“吴总,你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
可现在片子成本那么高,家底不厚的公司真不放心让新人执导。”
“你是自己投资出大头自己拍,自然对盈利不太关注。可我们手底下几百张嘴要吃饭,我们真不敢放手赌。”
“韩董,您说的有理,但我想咨询下您投项目的时候更看重什么?”
“那自然是剧本。”
“好剧本碰到好导演和演员是锦上添花,烂剧本就算是国际大导来也就是做出一盘精致但难以下咽的菜品。”
“吴总,所谓的烂片也是导演和编剧的诚意之作,也有市场。”
“韩董,靠粉丝刷票房不是长久之计。往后观众口味越来越刁了,咱还能指望粉丝一直给烂剧本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