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村的村口处如今建了一座丈高的门楼。
这门楼乃是王李两家带头和村民们一起建盖,其两旁的立柱横梁都是以梨木松木搭建,当时还从镇上请了上好的木工,耗费了数月才盖好。
而门楼后面则是一块硕大的石头。
这块石头如今也成了村里的禁物,就连孩童也不敢靠近,村长每年都要叮嘱村民不许挪动,还让人在石头周围搭起了一间棚子。
至于村里的景象,也与七八年前大不相同了。
原先,山村里都是一排排粗陋的土墙草屋,现如今也都焕然一新,变成一间间木制的楼房了,甚至其中还有两三层的高楼。
当然,这其中自然以王家和村长李家的房子最为气派,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那都是十分讲究的,也都是专门从镇上请人来做的。
王家老屋的位置,落了一座两进的院子,前后两侧也都新盖了好几间新房,屋前院中还铺了平整的青石砖,摆了些陶罐花草。
而王家门口的那条杂草碎石小路,如今也变成了一条半丈宽的石板路,这条石板路串联着村里每家每户的门口,一直延伸到村后边,尽头处便是靠近怀山西侧的,那一间安静小院。
是日清晨。
日出东方,炊烟升起。
此时,一个身着天青色罗裙,外罩大红色皮袄,头上梳着桃心髻的少女,正漫步在村间的石板路上。
只见这少女二八年华,生的肤白眉秀,齿白唇红,如一株湖中青莲,亭亭而立。
任谁也想不到,这少女七八年前还是一个黑黢黢的山村女娃。
眼下,少女轻迈莲步,朝村后走去。
在其路过村长李家的时候,她停下脚步,抬首望向李家那气派的红木大门。
只见门上挂着石锁,石锁两边贴着红色对联,门楣上贴着横批。
那对联是:
生意兴隆同地久,财源广进共天长。
横批是:春和景丽
门联与横批上的字迹端正工整,应是从崂山镇上托人写的。
现如今,李家已经从靠山吃山的村户,完全变成了生意人。
李保国的两个儿子,都在崂山镇上置办了不少产业,光是街上的两进院子,都有两间。
平日里,那长子李平良常将李保国老人接到镇上去住,而次子李平善也住在镇上,两家共同打理着好几处生意。
至于村里的这间这翻修过的老屋,也就逢着年节的时候,李家一家老小才回来住几日,顺便跟王家走动走动。
此时,少女见门上挂锁,便没有多做停留,而是顺着石路,一直往村后走去。
走了一会儿,她便来到了那间小院的门口。
这间小院仍是草顶土墙,与村中的那些高楼格格不入,但这七八年来,无数人想要进入这间毫不起眼的小院,却终不得入。
此外,小院历经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丝毫没有破败的迹象,与七八年前时毫无二致。
少女站在门前,眉头轻皱。
木门前,正有两个身着甲服的兵士,正靠在门边打着哈欠。
“李家妹子,又来看看?”只见其中一个兵士晃悠悠的站起身来,朝少女问道。
两个兵士对这眼前的少女已颇为熟悉,也知道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小院前看看,两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而这两人则是被州府发派下来,专门看管这院中的桃梨仙果的。
当时州府共发派下来四人,在村中还专门为四人盖了一间房子,此后每日轮班两人看管。
眼下,门前的两人刚值完了夜岗,正等着另外两人前来接替。
少女对于兵士的问话没有回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自从五年前,州府派人过来将她手中的玉佩收走之后,她只有等到桃梨落果之时,才能再次拿到玉佩,进入这间小院。
望着眼前熟悉的木门,少女回想起孩童时的光景来。
只可惜,因为时间过去太久,关于那时的记忆,已越来越淡。
若不是还有这间院子和那两棵桃梨,她甚至都觉得当年那公子只是一场梦而已。
......
院中。
王福只觉一阵天旋地转,睁开眼后,却发现自己正站在一间春意盎然的小院之中。
此时虽是立春之际,但身下的小院中却暖如正春。
只见院中两株果树如伞盖一般,遮住了大半个院子,一边桃树泛粉,一边梨树挂白,院中的石缝之中,还摇曳着一朵朵山野小花。
“这是......小院?”王福见此心中一惊。
他明明记得,自己前一刻还在都城的书房之中,下一刻便被赵化的大袖一挥,落入到了一处昏昏沉沉,无声无色的空间中。
而等他再睁开眼的时候,便已是眼下这幅光景。
至于这前后过去了多久,他根本不清楚,只知道仿佛片刻之间,自己便从数百里外的都城,回到了村里的小院中。
“神仙之法!”
王福心中狂呼,随即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以免在那人身前失礼。
赵化自然没去管王福如何想,他双手拢在袖中,望向身旁的梨树。
如今,院中梨树虽只有两丈之高,但已有成人一抱之壮,其枝干玄中带黄,茂盛繁密的枝头上,挂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