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第二套官僚体系(1 / 2)我真没想当太孙首页

公仆。

公,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仆,侍御于尊者之名。

两个字的意思,朱棣都知道,但是连在一起,他完全不懂。

施梦生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陛下的问题,臣也问过小公子。”

“再好的政策也是要人去执行的,大明的官吏是个什么德行,你也是知道,要如何保证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变质。”

“小公子给出的答案是,天下为公,改吏为仆。”

“宦官是皇帝的家仆,万民是皇帝的孩子,那么皇帝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孩子雇佣仆从?”

朱棣猛地睁开眼眸,瞳孔暴射出恐怖的光华。

他直接起身,对着施梦生说道:“继续说下去。”

施梦生道:“臣与小公子曾经谈过市舶司改组为海关的问题。”

“现在管理市舶司的是太监,太监的优点是忠心,缺点是专业性不足,以及太监的仗势欺人、唯利是图、贪污腐败。”

“其原因在于宦官本身的独木难支,一个市舶司往往只有一个负责的太监,手下的小宦官也不具备相关的能力。”

“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宦官一辈子都在深宫之中,并没有相关的才能。”

“想要让海关变成一个正常的机构,需要正常的官吏。”

朱棣忍不住问:“正常的官吏,你是要将朕的市舶司交给外廷官员?”

“不需要。”施梦生否定道:“市舶司的问题是只有官,而没有吏。”

“臣以为应当建立海关总署,把原来条块分割变成了垂直领导,原来各自为政、隶属关系混乱的市舶司全部由海关总署领导,各级地方政府不再插手海关事务。”

“其次,由陛下亲自定下《海关法》,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改变了以往的随意性。”

“最后,按照朝廷以往的规矩,由海关总署的宦官对外雇佣人手,这些雇员就是公仆。”

听到这里,朱棣竟然有几分拨云见日的感觉。

早在朱瞻壑组建大报恩琉璃厂的时候,朱棣就有一个疑问。

公司的雇员需要给这么多钱吗?

不提那些丰厚的薪酬和待遇,甚至还拿出每年五成的分红,根据员工的工分分给所有人。

宦官组织人手办事,向来是只要管饭就行。

朱棣终于懂了。

朱瞻壑不是将公司的员工视为“服徭役的百姓”,而是将他们视为“衙门雇佣的胥吏和僚属”。

雇佣制、公司制、组织化、工分、公仆、海关……

朱棣忍不住闭上双眼,一个个词汇在脑中浮现,像是流星般掠过,最终,变成了一个词————第二套官僚体系。

在秦制的官僚体系之外,建立第二套官僚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两个字“公”和“仆”。

公,指的就是公司化。

仆,指的就是内廷化。

朱棣将大量的宦官派出宫外,担任各种要旨,但是这些宦官能力有限,而且独木难支,想要办些事,就必须在当地组织人手,或者使用地方的行政、司法、税收、军事系统。

以往的很多工程,宦官也会雇佣、征调、组织大量的人手。

但是这些人手,即使人数到了数万人乃至十多万人,也只是干完就离开。

朱瞻壑则是要将这些“人手”职业化。

短短的时间,朱棣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蓝图,将信任的太监派到地方上,在地方上设立专门负责某件事的部门,像是专门负责海关的市舶司,专门负责造船的造船厂,专门负责茶马贸易的……

派到地方上的太监,则有了和正经外官类似的权力,雇佣他人担任部门的胥吏。

只是这个胥吏,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