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司马八达——司马朗(1 / 1)史事讲将1三国明首页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兄。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

司马朗早年在群雄并起时代,就开始建立私人武装,他为人正直、仁义,在百姓中有巨大影响力,被曹操任命为主簿,与他关系密切的有崔琰、杨俊、贾逵、赵咨等着名士大夫。他给曹操当主簿时,曹操已经开始要代汉,加紧笼络天下英雄,招揽人心,对司马朗这样得到人民拥护的人才也格外重视。

司马防与曹操有私交,曾荐举曹操任职,也和司马朗本身所拥有的政治、军事实力有关,他曾割据河内温县,在政治上主张恢复五等和州郡治兵,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曹操在赤壁战役失败后,自身的豪强武装损失惨重,在建安十五年《自明本志》中表示自己统帅三十余万,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地方武装的州郡兵,司马朗与董昭是最早的五等制倡导者,司马朗还主张在州郡治兵,《三国志》最早关于设立州郡兵是何夔传记载的何夔率领郡兵与张辽共同平叛,大约在赤壁战役后不久,在曹操称魏公前。司马朗作为曹魏集团中的核心成员,此时已经是士族阶级的重要代表,成为政权中影响力仅次于代表豪强势力的曹操,这点可以从曹操在建安十八年称魏公时的情况看出。

曹操要代汉,把天下十四州并为九州,他自己担任冀州牧,把幽州、并州划入冀州,直接把魏郡等十郡作为魏国,以邺城为都城。曹操是按照禹贡九州重新建立行政区,按照禹贡,兖州是排在冀州列第二州,曹操自己统治列第一的冀州,排第二的兖州就由司马朗担任,体现了司马朗地位很高。当时兖州籍的众多官吏中,都没有能担任兖州刺史,其中着名的有奋武将军程昱、右军师毛玠、右曹掾何夔、左军师凉茂、军师祭酒董昭、汝南太守满宠、吴质等,都是只担任将军和掾属,地位比司马朗低,曹操把自己兴起的兖州交给司马朗不仅因为两人关系密切,也是因为司马朗与兖州地方士族的关系。

在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与伏波将军夏侯惇等共同率军出征作战,他在军队中的地位可以从他因为参加救治患病士兵染病去世时的上奏中看出:“刺史蒙国家厚恩,督司万里”。曹丕代汉后,对士族重用,司马懿和王朗、华歆等都任高官,授予乡侯的爵位,司马朗的儿子也被魏明帝授予亭侯,与司空孙礼和尚书仆射杜畿等同,也体现了司马朗的政治地位很高。曹操代表的豪强集团虽然腐朽,但是他能重用司马朗这样进步、仁义的士族是他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