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书坊第一重要的资源。
没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陇西堂”书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那是不可能的。
李惟庆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多花钱,就能招来人才,就能留住人才。
如今书坊的账面上,只有十几两银子,怎么办?
李惟庆毫不犹豫,把自己在北京琉璃厂卖书获利的几十两银子全部拿出来,作为书坊再发展的启动资金。
李惟用看不下去,说:“哥,你挣的钱怎么能放到我们书坊账上来呢,那是你勤劳双手赚来的,等于大家要来分你的劳动成果。”
“老弟,做人格局要大一点,不能这样说,这是我们家的书坊,我有些闲钱,放到这里的账上没什么,就当是本钱,只要我们的书坊将来做大做强,经济效益大好了,我就把这些本钱取回来好了。”李惟庆现在考虑问题很全面,也很长远。
听哥哥这样一解释,李惟用更加佩服起李惟庆了。
怎么招到一流的人才,这是李惟庆现在正在考虑的问题。
在雕版印刷业,有几种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刻工、编辑、销售人员等。
目前“陇西堂”书坊非常缺乏这三种人才。
李瑚生前经营不善,主要还是没有在人才上下功夫,因此,出版的书籍质量低下,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李惟庆在北京琉璃厂也考察了一些书肆,哪一个书肆不是人才济济,刻书质量上乘,所以才能够赢得京城客户的青睐。
书坊雇了四个刻工,都是许镇当地人。
都说,许镇男女,皆善刻字。
但另一方面,这些大部分农民出身的刻工,文化水平不高。
因此,这些刻工刻出的字,一是不美观,二是容易出错,这也导致了刻书出现错别字。
那么,李惟庆对文字是敬畏的,他也曾经看过自家书坊出版的书籍,翻阅一看,那些错别字,实在是不愿意看下去。
就这样劣质书,你怎么去挣钱,哪个顾客愿意买单。
弟弟李惟用向李惟庆推荐了许镇一个出名的刻工,叫许经纬。
这个许经纬,是个秀才,肚子里有墨水,但是脾气很傲,一般书坊难以请到他。
许经纬就是许镇许氏的后裔,他熟读四书五经,无奈数次参加乡试,均落第。
许经纬依然继续在家读书,闲暇时间,也凭借家传的刻字技艺,在许镇的多家书坊刻字,可是,他的脾气,那些老板受不了,不到半年,他就被辞退了。
许经纬目前在家开了一个私塾,带了几个弟子,以此养家糊口。
李惟庆了解情况后,第二天提了一壶好酒去拜访许经纬。
“许先生,我是陇西堂书坊的李惟庆,今天特地来拜访你。”李惟庆自我介绍道。
许经纬看了一眼李惟庆,说道:“你要是有子女送到我私塾读书,我欢迎,要是没别的事,我就送客了。”
李惟庆心想:这是读书人的通病,自己以前也是高傲过,看到那些普通老百姓,就没有交流的欲念,好在北京琉璃厂售书,让自己的口才能力得到提升。
李惟庆微微一笑:“我知道,你是位读书人,今天是来会友,而且,我听说你是一位优秀的刻工,想跟你聊一聊。”
“刻工?我倒是,不过,我讨厌你们这些书坊的掌柜,都是一些奸商,说好的高价薪水,故意找茬,最后给我的还不是一般的薪水。”很显然,李经纬对书坊老板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