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太尉刚从西北前线回来没多久。在水浒传中,童贯是个无能的草包形象,他率领几十万大军征讨梁山泊,结果中了梁山好汉的埋伏,被打得丢盔卸甲,只身逃回京师。
历史上真实的童贯并不是这样。童贯从没攻打过梁山泊,他率军攻打过吐蕃,攻打过西夏,战功显赫,威震西北。
去年十二月,童贯被宋徽宗紧急派往西北前线,因为西北出事了。环州今甘肃环县定远寨大首领李讹移,背叛宋朝,写密信给西夏统军梁哆,邀其出兵入宋抢掠粮草。夏军偷偷入侵,围困定远寨达二十五天之久,气焰十分嚣张。
李讹移是宋哲宗时投靠宋朝的党项族部落首领,赐名赵怀明,在宋朝为官已经二十多年。他的背叛,让宋徽宗很气愤。宋徽宗下诏书任命童贯为陕西经略使,令其紧急开赴西北前线,发重兵,狠狠打击西夏的挑衅行为。
宋夏战争又一次爆发。
西夏原来并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是党项族拓跋部在很早以前建立起来的一个附属于宋王朝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关于党项族拓跋部的族属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说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居住在吐蕃高原,后来内迁到陕北。他们以姓氏为部落名称,以部落为划分单位,拓跋部是党项八部中最强盛的一个。
还有人说党项族是鲜卑族后裔。因为鲜卑族里也有一个拓跋部。五胡十六国时的北魏就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称是北魏拓跋部后代。近年来有些出土文物,似乎也支持这种看法。甚至还有人大胆猜测,党项族拓跋部的上层贵族可能是鲜卑拓跋部后裔,而底层群众可能是羌族拓跋部后裔。
唐朝时,中央政府就已开始在党项族集聚区设立行政机构,任命有威望的部落酋为州刺史,实行羁縻统治。唐末黄巢起义时,党项族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刺史拓跋思恭,率兵抗击起义军,一度收复安,立下战功。于是,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节度使,赐号定难军,后又封为夏国公,赐姓李。从此,党项族拓跋部首领便世代姓李,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拥有银夏绥宥四州地区的陕北藩镇政权。
宋王朝建立后,夏州节度使李彝殷随即称臣,宋朝对其继续实行羁縻统治。所谓羁縻统治就是笼络控制的意思,这是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统治政策。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任用其酋或首领担任地方官吏,允许世袭,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除了在政治上隶属朝廷按时朝贡外,其他事务均自行管理,中央政府一般并不干涉。这项政策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民族交流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唐朝地域辽阔,在其名下的羁縻州比宋朝多很多。宋朝的羁縻州,主要集中在南方尤其是西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公元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夏州李氏宗族出现内乱。宋太宗认为,这是一个消除夏州藩镇势力的大好时机,于是诏令夏州留后李继捧入朝。李继捧入京后,献出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并表示本人愿意居住京师。宋太宗大喜,遂授其为彰德军节度使,同时遣使去夏州,令李氏五服内亲都携带家属内迁到东京居住。
内迁名单上有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年仅二十岁的李继迁对此十分不满。他诈言乳母死,借出殡之机,率领心腹十几人逃往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此后,李继迁聚集党项各部,起兵反宋,并派人向辽圣宗表示愿意归附,从而取得辽国支持。李继迁势力逐渐壮大,不断攻掠宋朝西北边地,先后夺取银州今陕西米脂灵州今宁夏灵武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占领河套平原。
宋朝为什么不出动大军,及时将李继迁剿灭呢?因为此时宋辽爆发了战争。辽国对中原虎视眈眈,辽国铁骑对宋朝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宋朝不得不将主力部队放在北方前线,无暇西顾。
公元年宋真宗咸平五年十二月,李继迁遭吐蕃军突袭,中箭逃归,年景德元年正月去世,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改变政治策略,遣使向宋朝求和。
刚刚与辽国签署“澶渊之盟”不久的宋真宗,迫切希望西北局面也能稳定下来。经过谈判,宋夏双方于年景德三年签署了“景德和议”。主要内容是:宋朝委任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其为西平王辽国封其为大夏国主,每年赐给银万两钱两万贯绢万匹茶两万斤,开设榷场,开展贸易。
其后三十年间,宋夏基本维持了和平睦邻关系。李德明实行“依辽和宋向西扩张”的政策。他派儿子李元昊领兵西进,消灭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又掠取瓜州今甘肃安东西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东,势力直抵玉门关,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年李德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