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八章 放虎归山(1 / 2)在大唐窃国的日子首页

当剑圣的弟子在学成之后必须游历,李白跑到河西去溜达了一圈,而独孤常健就跑到河南道的伏牛山附近游历。

在伏牛山的东麓他遇上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元德秀,祖籍山西太原人,这人跟李家人一样有鲜卑族的血液,原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易姓为元,少年时父兄相继去世,家境日渐贫困,但他苦读不辍,且孝敬母亲,每逢乡试、会试,不忍离开老母,拉板车载母同往,被举为孝廉。

开元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后每到一处上任必带母亲同往,开元二十三载调任鲁山县令。鲁山是偏僻山区,既乱又穷,土地贫瘠,灾害频繁,赋税沉重,盗匪丛生,虎患盛行,民不聊生,原任县令弃官而去。元德秀就是在此情况下走马上任的,上任后他穿着朴素,常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帮百姓干活一边察民情,访疾苦、抚流民、修水利、兴农桑、治盗匪。民众惭惭安定下来。不久有一名大盗被捕入狱,这名大盗要求见元德秀一面,请求愿不惜性命杀虎赎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此时正值鲁山虎患猖獗,元德秀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了他。手下官吏告诉元:“这是盗贼阴谋诡计,他要逃走了,您不怕因此受到牵连吗?”元德秀说:“已经答应了,怎能违约?我愿承担一切责任,与别人无关。”第二天那名大盗果然背着老虎尸体回来见元德秀,全县群众闻听此事无不啧啧称赞。

开元二十三年,大唐对回纥用兵告捷,李隆基于是下令在东都五凤楼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排演节目到洛阳表演。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组织了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装扮成大象等珍奇动物,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李隆基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然后他转而对宰相张九龄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

“见到了元德秀,你才知道啥叫没有名利之心了。”独孤常健坐在矮桌上笑嘻嘻地说“你要是真的求贤若渴可以找他去,不过你要快一点,他马上就要去避世隐居了。”

“为什么?”因为得不到重用而避世隐居王守善已经见怪不怪了,却还是忍不住好奇一问。

“他娘死了,按照儒家的规矩必须守孝三年,现在他孤身一人谁知道他会到哪儿窝着。”

“南阳伏牛山对吧。”王守善心里开始盘算,他貌似真的必须去那座山一趟“那个强盗现在还跟着他吗?”

“你觉得呢?”独孤常健冷冷一笑。

王守善心里一个劲地骂,他忙得焦头烂额有些人却闲得无所事事,请这种贤人说不定得跟刘备一样三顾茅庐,他上哪儿他娘得找时间?

“儒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教化人方面还是挺厉害的,不过你既然要当头头就不能只看论语,荀子的书你看过吗?”

“没有,怎么了?”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民为贵,君为轻,荀子则跟他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在治国方面他是这么说的,对于有德才的人该破格提拔,对于无才无德的人必须立刻罢免,对于罪魁祸首不需要王道教化,应当立刻处决,王孙公子如果达不知礼仪一律归为平民,平民的子孙如果有学识一样可以成为士大夫,对那些散布谣言恶论四处流浪的人劳动教养、礼仪教化,安心工作的就留下,不安心的就惩罚,对于普通老百姓不需要强制用法令政令逼迫他们接受教育,而是官员以身作则,教育感化。”独孤常健噼里啪啦说了一堆,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处理政事,对那些以礼相待的就给予善意,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就要用刑罚,这样有德才的人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会混淆不清、是非不分,有德才的人和没有德才的人区分开来各路英豪就会到来,人才一多了国家就会得到治理,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一个好国家世人都会慕名而来,现在的朝贡使节除了倭国人全是为了钱和赏赐而来的,这样的国家你觉得是好国家吗?”

“能别提倭国人了行不行。”王守善一听见倭国人就心烦,倭国就是汉人养的不孝子,不论好的坏的都学去了,偏偏他们还没有仁者感恩之心,他日羽翼丰满,倭国人绝对干得出弑父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