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暑假(1 / 2)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首页

有人说,八十年代最初的两年,是阳光灿烂的思想大解放时期。

在思想上大解放,在经济上摸着石头过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读书》杂志发表的“读书无禁区”的发刊词,不啻为在沉闷多年的思想界湖面投下的一粒石子,激荡出思想解放、开放阅读的呐喊,久而久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信仰。

在这个年代,校园里似乎只有两类人,诗人和其他人。

诗人是一种身份象征,凡是被公认为诗人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明星,也少不了女粉丝疯狂的尖叫,而且受欢迎程度远远压过三四十年后的小鲜肉。

张学红也写诗,可他写诗主要是为了泡妞儿,常常半夜三更对着稿纸抓耳挠腮,写完后的听众也只有一个。

国门打开了三四年时间,好的和坏的,精华和糟粕,以及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一股脑涌了进来。

文艺青年们开始聊卢梭,谈孟德斯鸠,向往着成为华盛顿、林肯、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人物。

女权主义者如同祥林嫂一般,见人就讲大道理,更有甚者,彻底否定5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说什么所谓的“妇女解放”只不过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怜悯,女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不能靠男人,而是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

有些人将“读书无禁区”延伸到思想领域,上蹿下跳。

他们过着清贫的日子,却操着大人物们才会操的心,开口Ameriite States如何,恨不得从屁股上剥块皮贴到自己脸上。

今年的春天校园里闪过一抹抹亮色,女生们穿着不及膝盖的短裙,露着夺人眼球的丝袜。

健美裤并不健美,应该叫显美裤或者紧身裤,害羞的男同志看到女同志穿着健美裤,常常面红耳赤,不敢直视。

校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校园如此,社会上更是一片繁忙大讨论。

平头老百姓们却不关心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对他们来说,明天的粮食和口袋里的钞票更为现实,更为亲切。

赵立人的生意越做越大,高考复习资料已经铺遍了首都周边地区,今年以来,第一次卖到了黄河对岸。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起家的那二十几个手下,基本上都成了或大或小的头头,每个人至少负责一个县,然后继续发展下线。

到了六月底,一张覆盖黄河以北地区的销售大网悄然成型。

复习资料赚得虽然不少,可跟卖首饰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

冯老头儿闲人一个,除了求购古董外,其他时间都窝在家里打首饰。

普通的首饰卖不了几个钱,可这大半年来他精心打造的一批金首饰,却引来了不少大主顾。

甚至有人找赵立人,打算专门定制首饰,而冯老头儿向来谨慎,根本不搭这茬,一口回绝了。

厢房里堆满了冯老头儿淘来的宝贝,大部分是些瓶瓶罐罐,还有一些书和字画,首饰之类也有,但不多,冯老头儿说首饰他只挑最好的买,一般的首饰他根本看不上。

暑期正常放假,可班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校学习,出国留学的和考研的都想抓紧时间准备招生考试。

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出国留学考试合在一起,采用一张卷,时间定在9月中旬,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即便是暑假,大家的学习状态跟平时没什么区别,甚至比平时更用功。

趁着天气好,孟春晓将藏在家里的大团结搬到屋檐下晾晒,去去霉味儿,顺便过一把数钱数到手抽筋儿的瘾。

数好一万,就单独放在一起,很快他发现自己终于成了十万元户,而还没数的钱仍有一大堆,目测比十万只多不少。

剩下的那些钱他就懒得数了,直接拆开油纸码在地上,最后从门口一直摆到天井里,铺了小半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