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张辽自己擂起了聚兵鼓,好不容易才将石城守军大概打尽!
一方面让麾下骑兵暂歇,一方面安排军事管制石城。中午还没过没到下午的时候,张辽毅然领着一千五百多骑再次出发,急袭往东百里的丹阳县。
丹阳县的情况和石城差不多,都是无比松懈的防备。不过在这里倒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差不多三百丹阳乡兵不愿意束手就擒,不过于大局毫无影响。虽然奔波了一个白天,但是这不影响一千多西凉骑兵展现他们剽悍嗜血的一面。
一日之间,孙氏直接控制下的丹阳六县,已经陷没两县!
但是张绣军的奇袭也就到此为止了。张辽部将宋宪本部一万兵马,在距离秣陵还有十里的时候,孙策委任的丹阳太守吴景,已经是关闭了秣陵城门,召集了郡兵数千人守备城墙。
一路跋山涉水的宋宪相当郁闷,望见高耸的秣陵城墙和紧闭的镶铜城门,宋宪一面暗骂着早知道就该把路上遇到的所有乡民统统杀了,一面只能下令在秣陵城下埋锅造饭。
张绣军将士并不安营扎寨,上至统兵大将宋宪,下至徒士步卒,无一不认为实在没有安营扎寨的必要。不过一座秣陵城而已,虽然城坚池深当属丹阳郡第一,但是再坚固的城池,也得有精兵锐卒强弓硬弩去守,得有足够的粮草军械支撑。
而很明显,在孙策倾国之力发动西征的这个时候,秣陵城明显不具备后两个条件!
所以在次日,张绣亲自统领留守牛渚的一万士卒走大路赶到秣陵城下,使得城下张绣军数量达到两万的时候,吴景果断弃城后撤。只是这个果断未免来的太迟,曹性统领着两千羌胡弓骑,好好给吴景上了此生难忘的一课。
轻松拿下秣陵,那边张辽回报也拿下了石城丹阳,张绣仍命令部下不做歇息,继续向江东腹地挺近。直到又过去三天,张绣领军拿下了守备力量薄弱的湖熟、句容、江乘这剩下三个孙氏掌控的丹阳属县。而张辽也领军向东南方向,逼近了吴郡阳羡。
至此,张绣第一阶段的作战就这么愉快而迅速的结束了。张绣军兵贵神速,开战兵分两路,迅速控制了丹阳全郡。张绣亲领的北路两万大军兵锋直指吴郡重地曲阿,大将张辽统领的南路两万大军也是即将挺进“鱼米之乡”太湖平原。
虽然一直到现在都不明白张绣军为什么突然撕毁友好同盟条约,但是江东人还是明白自己被张绣摆了一道。也是终于反应过来,一方面调集兵力把守要地,另一方面紧急去向豫章郡孙策主力告急!
江东虽然因为孙策倾兵攻打荆州而空虚,但是调集万八千的兵力还是可以的。尤其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孙策主政江东以来实施的诸多优待世家大族、宽待民众的政策终于发挥了作用。不少世族豪强自愿带私人部曲为保卫江东出一份力,江东子弟自愿参军者更是数不胜数!
张绣是给自己是创造了极好的偷袭机遇,但是他目前能做的也只是暂停进军的步伐。因为他一方面得等自己的丹阳太守袁胤接管丹阳东北六县,将其消化为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也得让在水上漂泊了近一月之久的麾下步卒喘口气,得等粮食辎重后勤补给跟上大军的征程。
这很无奈,但是张绣得自己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麾下的雍凉主力虽然打仗生猛,但是也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在这多雨潮热,水网密布,泽多林密的江南地区,西凉兵的战力是大打折扣。
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换了淮南兵来南征的话,实在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更何况张绣自己预判此征江东势必是一场腥风血雨,还是带上见血惯了的西凉主力靠谱。
再深入考虑一番,张绣更是坚定了雍凉主力投放在江东战场的想法。其一,就是因为孙氏在江东享有相当的民望。不管是处于统治阶层的世家豪强还是底层的布衣百姓,对孙氏的支持都是相当之高的。世家大族不说,就仅仅是一个世兵制,就足以使得所有豪强世族站在孙策一方。
而张绣呢,在淮南施行的新政,却是将整个淮南的世族豪强一股脑连根拔起!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士族,原淮南的豪族在张绣的淫威之下尽皆湮没。
两相相比,想要江东豪族们作出抉择,实在太简单不过!纵然当前张绣麾下兵锋甚强,有着相当有利的战局优势。但是你只要想想,要是江东落入张绣手中,自己整个家族的性命就不会再在自己手上掌握,祖上数辈数代积攒下来的身家底蕴就全得烟消云散。那么你哪怕此刻拼得鱼死网破,也会选择与孙氏共存亡!
与豪族们更多考虑自身的安危利益相比,普通民众对于“西凉兵”这个名词也是没有丝毫好感的。自董卓之乱以来,西凉兵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了祸国殃民的同义词。对于出身西凉集团的张绣,绝大多数江东乡民对于张绣的想象是一种凶神恶煞、凶残暴戾、平常拿人肉当饭吃而且不吐骨头的豺狼形象!
这种自发性的认识,加上士族豪强们有意的引导,会造成怎样的结果不必言说。那么,张绣对于南征江东会出现腥风血雨的预料,可以说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