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被袁术任命为寿春总指挥,立马投入到寿春的防御中来。
但是,一味死守可不是高顺的风格。面对夏侯渊的轮番攻击,高顺几次三番带领韩夜天的旧部,冲出城外与夏侯渊硬战。几仗下来,双方各自损失惨重。
这么打下去,夏侯渊耗得起,高顺却耗不起。
夏侯渊军的整体战斗力明显比袁术军高出一大截,而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韩夜天带来的五千兵马。
只是这些人在韩夜天手下已经习惯了剑走偏锋,屡出奇招,陡然间要接受高顺这以硬碰硬的作风,一时间也有些难以适应。
高顺也没办法,这不是他亲手带出的陷阵营,无法做到如臂使指。如果陷阵营在寿春,凭借陷阵营无与伦比的攻坚能力,打过这么几仗后,必然能动摇到夏侯渊的中军根本。
一旦中军根基不稳,则全军处处皆是漏洞。这在高顺以往参与的大大小小战斗中,屡试不爽。
曹操从陈留源源不断地发来援兵。而刘表孙策得知韩夜天叛逃后,明白大成内部积弊太多,已难成气候,立马态度鲜明地表明立场,派大军参与到痛打落水狗的行列中来。一时间,整个淮南风声鹤唳。
大成元年(建安二年)七月,淮南重镇庐江在刘表水陆大军的包围下,终告失陷。袁术大将张勋投降;八月,淮南郡在孙策雷霆万钧的攻势下同样失守,太守陈纪阵亡。
两郡一失,寿春再无屏障。刘孙两路合兵一处,浩浩荡荡向寿春开进。
袁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几次三番商议迁都事宜,都被高顺给拒绝。
高顺告诉袁术,吕布已采纳陈宫之计,派使者前往袁绍处游说。希望袁绍能够乘曹操内部空虚之际,率兵南下。如此一来,不仅寿春之围立解,吕布还能立马出军追击曹操。两相夹击,必将大败曹操。
而这时袁术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牵制住敌军。如果袁术跑路,不但大成半壁江山不保,更会让敌军士气大振。最关键的是,一旦曹军追至徐州,那回去的路途也近了不少,就能更加从容地应付袁绍的攻势。
所以,袁术必须守在寿春,别无选择。退一万步讲,就算袁绍没有发兵攻曹,吕布也绝不会见死不救。
袁术好歹也是一代枭雄,这些道理不可能不懂。说迁都不过是来试探吕布方的态度,见吕布已有对策,袁术自然安定下来,不再提及此事。
再说了,除了寿春,淮南整个州都已经失陷。就算要迁都,又能迁到哪去?至于去吕布那寄人篱下,袁术是宁死不从的。
十月,袁绍方带来了一个噩耗。由于与公孙瓒军交战,僵持不下,袁绍拒绝派兵支援。
大成的最后一个潜在盟友,也终于无情地将大成拒之门外。
在几个月的不断攻击之下,寿春城城墙残破不堪,存粮稀少,已然弹尽粮绝。而张辽的援军也被夏侯渊和刘备死死挡住,无法与寿春取得联系。
无奈之下,高顺只好带领残存的两千多本部军马,于深夜杀出城中,试图与张辽两面夹击夏侯渊,实现两军会合。
不料夏侯渊早有准备,等的就是高顺的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