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虽然不大,该有的规矩和建制一样不少。比如各个教研组和年级组。说起这个不得不说一说初中学校的行政管理。我印象中我国初中学校行政管理一直是以教研组为基本行政单元和以年级组为基本行政单元混杂和交替的。就是说各地区没有统一要求,有的地区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办公,有的地区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办公;同一地区这段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下段时间又以年级组为单位。到我上班的时候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这里统一以年级组为单位办公。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办公,意味着一个办公室里全是一个教研组的老师,外面挂的牌子就是像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体卫艺组。一个办公室坐不下,就分出像“语文组(一)”、“语文组(二)”这样的牌子。以教研组为单位办公最大的好处是所有老师教的是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互相好进行教学研讨;不好处是过于注重学科本身,容易忽略学生成长中诸要素的关注。年级组是以一个年级的全体老师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外面挂的牌子就是初一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三年级组。大些的学校同样要分几个办公室,像我们这种小学校,一个年级只有四个班,一个办公室就够了。一个办公室里坐满了所有这个年级的任课老师。有政治(后来改成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历史;到了初二增加了物理和化学。体育和音乐因为特殊也因为办公室大小有限一般单独在体育组和音乐组办公。采用年级组制的好处是大家都教的同样的学生,对学生的状态比较一致,有利于学生管理;不好的地方是一个办公室里坐的是各科老师,对学科的教学研讨自然就弱了。
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角度来说,采用年级组制好处相对较多,教育成效相对较大。所以一般学校都选择了年级组制。但教学研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所以各学校在采用年级组制的同时各教研组不仅存在,而且要定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研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日常工作,像组织听课、评课、说课,组织教材分析、组织外出学习等等都是教研组要承担的具体工作。
总体来说,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能不能搞上去要看教研组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情况;一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则要看年级组工作做得好不好。初中学校管理上的这种双轨并行,互为表里的做法无疑是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本质。
现在需要介绍一下初一年级办公室的情况。
再此之前还得说一说教室和办公室的大小。《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中小学校教室面积做了详细规定,要求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此外,《标准》还规定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两米以上距离。一般建校时盖的教室标准都是60平米。也就是说一个班里学生数最大限度不能超过53个学生。按照教室后面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教室前面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两米以上距离的要求,一个班里的学生数是不能超过45个的。可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我记得有近十年的时间,因为学生多,学校除了增加班级数量外,每个班的人数也顶到了头,最多的时候一个班里有60个学生。情形可想而知。上个世纪我们市里的中小学大多是平房。到了冬天还要生炉子取暖。火炉子没地方安置,只好安在教室一进门的地方。炉子周围堆着一堆碳,学生进出得跨过去。往里走还好,往出跨就得小心了。因为教室每天要打扫卫生,要墩地。红砖铺的地面容易脏,需要用湿墩布来回墩。从外面的水房里打来水,把墩布洗净了墩,墩完再洗,水就淋得到处都是。洗完墩布的水倒在教室前面的花池里。这个过程中淋到班门口的水就结了冰,一不小心就容易把人滑倒。一个冬天下来,倒在花池里的水越积越多,形成了凸起的冰滩,过往的学生和老师总得小心翼翼,生怕滑倒。班主任老师想了各种办法,学校政教处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没有办法。
办公室大约有40平米。小点的也有30平米。里面摆十几张办公桌,坐十几老师。一个年级四个班,语、数、英一个老师带两班,其余老师带四个班。办公室里就坐着6个语、数、英老师,加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总共10个老师。初二、初三还有物理和化学老师,就12个了。我们用的办公桌都是单墩办公桌,比双墩要小些。即使这样,除了腾出生炉子的地方,办公室里还是挤得满满的。所以每个办公桌都要相互挨着并排摆,要不就摆不下了。几乎所有的办公桌上面永远堆满了学生的作业本,老师坐在椅子上,如果不探起身子,就只能看见对面老师一小片或乌黑或花白的头顶。有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并排坐着的老师倒是能看见,可平时备课判作业,谁也顾不上理谁,一到下课叫回一堆学生,有的老师就得站起来走开,给批评或指导学生的老师腾地方。
只有年级组长因为管理整个年级组,十分辛苦,大家形成默规,在办公桌的摆放上显示出了地位和尊重。年级组长的办公桌就单独摆在了办公室最拐角的地方,背靠着办公室后墙,抬眼处,全办公室的情况尽收眼底。每个办公室的年级组长都吐槽,说全办公室只有年级组长的背不是背,大冬天贴个冷墙。说的时候一只手捂着腰,僵直的走两步。说,看看这腰,废了。
说实话,那时候条件艰苦,可人们并没有太多的埋怨。大家的心都在工作上,都在学生身上。每个人一天辛苦下来,累是累些,心情好,充实。若说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常有。但大多是因为学生的事。不是因为学生调皮惹事了,就是学生成绩上不来着急,要不就是学生该会的不会,该学的不学,弄得老师生一肚子气。气完了说图啥,因为学生。第二天照样。几十年下来,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老师与老师之间很少争斗。因为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教师工作相对独立,用不着每天互相扯皮,工资待遇相差不大,生活境况也相差不大,彼此相安无事。唯有等到晋升职称的时候因为指标少,条件接近的老师会争一下,闹几天不愉快,等职称晋升这事一完,又跟没事似的。还有生气的就是学校领导时不时要在大会小会上敲打敲打老师,这个成绩滑坡了,那个最近工作状态不好了如此等等。特别是说到成绩不好时是老师脸上最挂不住的时候。领导说的时候不好反驳,脸憋得通红,头也抬不起来,下来嘴里嘀咕的骂,回到班里再把学生通通骂一通。也不针对哪个学生,全骂。等心中的郁闷发泄完了,情绪也好了,该干嘛干嘛。下了讲台,有学生问问题,立马又换了一副好心情,一副心满意足的甜笑脸。
反正老师这个职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