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岱在做上户部尚书之后没能在长安城内安稳呆上几天就被派去治理黄河水患,至今已经过了大半年却收效甚微,所以归期仍未可知。虽然期间宗岱陆续派人送了几封家书回来,但宗夫人每日仍然是会无端忧虑,毕竟灾区不仅条件艰苦,而且民情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是万劫不复。
宗淼见宗夫人近日来心事重重,也跟着闷闷不乐起来。一起读书的李子衿见宗淼精神状态恍惚不定,于是关心问道:“淼儿,你最近是怎么了?”
“你不知道!”宗淼说道,“我娘亲最近因为担忧父亲而茶饭不思,有时甚至夜不能寐,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然而我虽然都看在眼里却帮不上忙!”
李子衿接声道:“宗伯父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历年来黄河都泛滥成灾,今年又最为严重,若是黄河水位下去了那宗伯父自然就可以回来了!”
“对哦,若是黄河水位下去了那父亲自然就可以回来了,母亲也不用那么担忧了!”李子衿一句话让宗淼茅塞顿开,于是宗淼满面笑容对李子衿说道。
“可是怎样才能让黄河水位下降呢?你我又没有学过如何治水!”李子衿疑惑不解道。
“山人自有妙计!”宗淼神秘笑道。宗淼想起了后世时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一些有关于黄河治理的策略,于是计上心头。
唐朝时,大部分人治理黄河水灾的都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只能不得已一而再再而三去加高河堤,从而防止河水决堤。然而黄河水中多有泥沙,随着时间推移泥沙逐渐沉积河底,河床也逐渐抬高,而之前加高的河堤也势必有一日会被日渐升高的河水再次淹没。于是负责治理黄河的人就会再次加高河堤,这样长久以往,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宗淼凭借着脑海里的回忆,想到了一个能够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当晚,宗淼挑灯夜战,给素未谋面的父亲宗岱写了一封洋洋洒洒上千字的家书。其中宗淼关于治理黄河向宗淼提了三点建议:第一,挖通黄河支流,疏解主干河道压力,这样治理黄河水患可以立竿见影;第二,要派人定时定量清理黄河下游淤积的泥沙,这样可以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灾害防患于未然;第三,需要鼓励黄河上游地区多种植树木,保护黄河流域土壤结构,这是防范黄河水灾频发的百年大计。第二日宗淼便教人将这封信寄了出去。
当宗岱收到宗淼的来信时,内心感慨万千。自己上次见到女儿时还是在她六岁时,当时宗淼给宗岱留下的印象更多的还是刁蛮任性。而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当初刁蛮任性的小姑娘竟然能写出上千字的文章,更能就有关国计民生之大事发表看法,宗岱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然而等宗岱读完宗淼的这封信之后,内心里不由得更为震惊,他想不到宗淼小小年纪竟然见识如此不凡,就连向来棘手的黄河水患问题都能一下厘清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宗淼的这封家书让宗岱醍醐灌顶,所以他决定要转变治理水灾的策略,同时宗岱心中对尚未谋面的李林甫又多了几分向往之情。他知道自己女儿宗淼不过只是跟着李林甫读了大半年的书,便有如此不得了的见识,那他的老师李林甫可能更是水平深不可测,无形中宗淼为李林甫在宗岱心目中平添了许多印象分。
宗岱在给宗淼写完回信之后,立刻召集了几位主要官员一同议事,宗岱将宗淼的观点进行总结改进之后说给一众官员。因为大家对这次水灾都束手无策,所以看到宗岱的三条建议都欣然接受。反正若是出了成绩,自己也能跟着赚些封赏,若是没有效果,主要责任也是户部尚书宗岱大人一人去背,他们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