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3:中秋帖之逼婚功能(1 / 2)我是文物修复师首页

“说吧,这是啥字?”

赵磊完美在众人面前,阐释他是文化水平。

不仅本人没文化,还一句我靠走天下。

然后,他望着苏亦脸皮都不要了,直接发问。

苏亦无语地望着这货,“王献之大名鼎鼎的中秋帖,你竟然不认识,你好意思说自己读的是美术史?”

赵磊又是一句我靠,他也反应过来了,“不对吧,前面俩字,压根就不是中秋,明明是圣,圣诞吧!”后面的吧字,说的很心虚。

邱玲点头,然后解释,“嗯,是的,就是圣诞,我把中秋帖改了两个字,要送给闺蜜当礼物!”

众人恍然。

中华有十大传世名画,也有十大传世名帖,之所以,是十大,而不是十二大,二十大,这跟现代人排名习惯有关。

十大才有逼格。

古人才不会无聊的排什么十大。

至于这个榜单是谁排的,苏亦也不知道,反正不是胡润。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名词——传世,之前,之前社科院文博考研真题就有传世青铜器跟出土青铜器学术价值的考题。

传世与出土,这是在考古学两个很常见的概念。

而学过中国美术史的人,对于十大传世名帖都不陌生。

就算美院教授的中国美术史都是美术简史,但在介绍书法以及碑刻的时候,总是绕不开两晋书法艺术。

两晋书法艺术主要表示在行书上,其代表作就是三希宝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其中经过专家鉴定,《时晴帖》和《中秋帖》为后世摹本,只有《伯远帖》乃晋人真迹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之所以称为三希宝帖,也跟点赞狂魔乾隆帝有关,这三张书帖都曾被他收录在自己的书房三希堂中。

实际上,魏晋流传至今的墨迹大都是唐人勾填本和临摹本,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迹比较多。

而他们的作品有刻贴流传,为后世贴学范本。

书法篆刻专业的学生,根本就躲不开魏晋书法。

这是书法文化,绚丽缤纷的时代。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陆机,王羲之,书圣就不说了,人人都知道,接着就是王献之,卫铄,王珣。

三希宝帖的三王,都是一家人。

东晋人,书字风气最盛,

随便拎出来一个来,都是书法大家。

比如庾、郗、王、谢等大家族中书法家屡见不鲜。

这主要跟两晋的士族制度有关,这方面不展开讲,历史,尤其是美术史,一个很枯燥的东西,不管什么学科门类,一根史学研究沾边,就必须从田野考古+史前文化开始。

美术史也不例外。

也是从史前艺术史开始扯。

再到青铜艺术,然后春秋战国的礼乐艺术,尤其是出土的战国编钟,就足够写好长一个篇章,接着就是秦汉的建筑以及雕塑。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那么书法,碑林,壁画就没有办法绕开。

尤其是书法,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

书法字体的演化,基本上就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

到了这,基本上,完了。

甲骨文之前的象形文字,就不说了。

因为象形文字,不是汉字。

对于艺术专业来说,不管干啥,都要懂得艺术史的来源。

苏亦看过靳东跟李健在人大的对话视频,其中就有人拿靳东在学生提问环节,不推荐具体书来攻击对方的人设问题。

从其他方面攻击对方人设,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从人家不推荐具体书籍攻击人家人设,这话就有点好笑了。

那个对话视频里面,苏亦就非常认同靳东的一段话,学艺术的,就去看艺术史就行,学表演的,就去看戏剧史相关书籍,学导演的,就去看电影史,学美术史就去看美术史。

这话一点都不假。

读书,就要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去读书,不要瞎**乱读,不然尽管你读过很读书走过很多路,那也是白读。

盲目给一个人推荐一本书,然后想让人受益终生,这是传销,不是推荐。

想要培养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这玩意并不是从学素描+速写+色彩开始的。

而是要多读书,多读相关的美术史类书籍。

这也是为什么高校开设艺术类专业的时候,都会上一门相关学科历史类课程是一样的道理。

美术史专业的学生,就更不要说了。

你都读这个专业。

书法历史不知道?

那还搞毛啊?

但是,也不能苛求一名本科生就懂得多少。

因为大部分的美术生,学的美术史就是通史,是简史。

大部分都不会深入研究某个专题历史,这是研究生该干的事。

比如苏亦他们会上中国美术史,会上美术史考古,但他们却不会单独上一门书法篆刻史,因为这玩意是书法篆刻专业应该学的。

但三希宝帖太出名了。

他小时候跟老爷子学习书法的时候,就开始拿这些玩意来临摹。

这些年,也不知道写了多少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