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得赏赐白玉走马灯的消息传出后,亲友来往络绎不绝。
姚氏虽第一时间给姚家送了信,但昨日才收到姚家的拜帖,李氏知道后立即婉拒其他人的拜访,留出明日的时间,来招待姚家。
杨桢知道姚家终于要来,忍不住也高兴和期待起来。
现在想想,姚家,真乃她命中福星也。
那日郑府相逢,杨桢和崇福还在为今后如何保持联系而烦恼。
当时她们如何能想到,杨桢的大外翁姚鸿,居然就是崇福公主从小开始就负责的医官。
这也是崇福在信中告知杨桢的事情之一。
杨桢从信中读出这个消息时,差点欣喜得尖叫出来!还好姚氏时时紧盯的眼神,才令她的尖叫及时停在了喉咙口。
只是她也不禁有些担心,看前两日姚氏对她的不信任和怀疑,今日姚家前来,姚氏说不定会告她的状。
若是姚家人也对她有看法的话,对她目前的处境来说是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她深呼吸,心中不住地对自己说,事情都可以挽回,千万要沉得住气。
毕竟是通家之好,姚家今日全员到齐,杨家也特意去酒楼定了席面。
姚家人刚一入正堂,姚贤便表情严肃地带着姚平仁为他帮杨桢写下联的事向杨家请罪。
杨家当然不会怪罪,现在这盏走马灯,不知为杨家长了多少脸,说起来还有姚平仁的功劳。
杨桢乖巧地坐在姚氏旁边,大人们聊天时她无聊地到处看看,不小心对上姚平仁的视线。
姚平仁似乎还在为写下联的事有些躲着她,杨桢眨眨眼,对着姚平仁毫无芥蒂地咧嘴一笑。
吃完晚饭,天色未晚,但杨家为马骑灯用布围起个小棚子,不说现在视线半明半暗,即使是白天,大家也能进入棚中一睹走马灯的风采。
杨桢跑到姚平仁身旁,催促着说:“大表兄,快去看看我们赢的灯。”
姚家人听了,不禁开心的笑起来,纷纷觉得杨桢依然记着姚平仁帮过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白玉走马灯虽惊艳,但却不怎么吸引姚平仁。
倒是姚平修,十分稀奇地看着跑马灯,不停追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杨桢自告奋勇上前解说,还承诺明年年节送他们每人一盏“平民版”的走马灯。
她在灯前与他们说了许久,回头看,发现姚氏早已和姚老太太、姚贤回了小跨院,堂屋中只有杨定国陪着姚鸿舅婿在饮茶。
她想了想,撇下姚平修等在赏灯的几人,自己悄悄往跨院走去。
杨桢站在窗前,听着姚氏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我总觉得桢姐病醒后,变得怪怪的,不是说变了一个人,只是多黏人胆小的一个孩子,可是到京中后每次出门都能遇着些事……我现在一看她沉思的样子,不知为何心就有些慌。”
姚老太劝道:“虽说我是这回是第一次见桢姐,但感觉不至于像你说的这样,桢姐许是这一次开始懂事了,被京城繁华迷了眼,行为上有些逾矩也是可能的。”
“是啊,”姚贤接着说服说,“桢姐这孩子脑子灵光,虽然年龄尚小,但你看她不论在哪,时时不忘顾着梓哥。就说那崇福公主赐下的马骑灯,是人见人稀罕。爹说这灯是崇福公主求了嘉王,对这灯也是爱不释手,可你看桢姐的表现,可有半点藏私的意思?”
“但桢姐可是截了公主的信……”
“最后不是交给你们了吗?哪有不在乎灯,只在乎一封书信的道理,”姚贤截住姚氏的话头道,“我看啊,你就是思虑太重了。桢姐若是和崇福公主交好,那是杨家的福分。而且桢姐还小,很多事情还不懂,慢慢教就好了。”